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案(1)
.
第三部分(4、5):写“我”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学习第1自然段。
(1)清晨的荷花是怎样的?从第1自然段中的什么地方能体会到? 明确:从“一……就……”能体会到荷花的清香之浓郁。想象一下清晨公园的美景,荷花宛若明珠点缀在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2)清晨到公园玩的“我”心情怎样? 明确:高兴、惊喜、迫切……
(3)从字里行间,可以了解到“我”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从“清早”“一……就……”“赶紧”“往……跑”等词句,不难看出,“我”是个爱花的人,非常善于观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4)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开端。不见花容,先闻其香,从侧面烘托了荷花之多、花香之浓。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作者未见荷花,先闻花香。既然花香都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那么所见之荷花一定更加有魅力了。下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去欣赏荷花。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花瓣 莲蓬 饱胀 裂开 姿势 仿佛 随风 舞蹈 停止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自然段,它主要讲荷花散发出清香。正是闻到这股怡人的清香,作者才迫不及待地想早一点见到荷花。那么,就让我们跟作者一道去看荷花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2自然段。
. . .
.
(1)朗读指导:在读的时候,注意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以强调荷花的不同长势。其中,“两三片”“全”要读得重一些;“有的”“有的”可以拉长读。
(2)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与第1自然段“闻到一阵清香”相照应。花开了才散发清香,才能吸引“我”去观看。
(3)这段的第二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荷叶的颜色、形状,突出了荷叶又大又绿又圆的特点。
(4)第二句话中“挨挨挤挤”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表现出荷叶密密层层的样子,体现了荷花勃勃的生命力。 (5)第三句话中“冒”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通过这个“冒”字,我们仿佛看到白荷花像极欲挣脱束缚的顽皮的孩子,是那么有活力。
(6)第2自然段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荷花的哪几种姿态? 明确:作者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荷花初开、全开、未开的三种姿态,既突出了荷花的姿态美,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师点拨:
排比是一种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来加强语势效果的修辞手法。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得细致传神。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层次清楚、形象生动。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运用排比抒情,可使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2.学习第3自然段。
(1)朗读指导:要重读“一大幅”“了不起”等词语,突出喜爱、赞美的感情。 (2)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每一朵花都有一种姿势,写出了荷花的千姿百态,突出了荷花的美。 (3)第3自然段中的画家是指谁?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明确:这里的“画家”是指大自然。作者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这样说表达了作者对千姿百态的荷花的赞美,同时也表
. . .
.
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因为只有大自然才能赋予生物以蓬勃的生命力,才能创造出一大幅如此美妙的活的画。
3.学习第4、5自然段。
(1)朗读指导:要带着赞美的语气,读出作者享受其中、忘我陶醉的心境。 (2)任何人站在这一大幅活的画面前都一定会有许多奇特的感受,那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呢?
明确: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
(3)闭上眼睛,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师配乐朗诵第4自然段)睁开眼睛,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从“翩翩起舞”中能感受到荷花开得非常美。荷花的美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比如小蜻蜓、小鱼……
(4)“我”怎么会忘了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明确:因为“我”被荷花的美深深吸引,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最后一句“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是作者沉醉其中、忘我心境的真实写照。
4.回顾全文,思考:全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
明确:全文主要从闻到荷花的香味,看到荷花的姿态、颜色,想象荷花舞蹈的动态这三个方面来写荷花的。尤其是对荷花半开、全开、还是花骨朵儿这三种姿态的描写,更是淋漓尽致。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容。
(1)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明确:示例:学校大扫除的时候,同学们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有的排桌椅,大家都干得很卖力。
(2)课文学完了,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喜爱之情? 明确: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进行语言的积累。可以画一幅荷花图,并配上一首自己写的小诗来赞美荷花。也可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
2.总结。
大家都用文字表达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相机板书:喜爱)再来回顾一下叶圣陶爷爷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荷花的。(结合板书总结,并相机板书:色、味、
. . .
.
形)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花呢!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荷叶:挨挨挤挤 碧绿大圆盘?
????描写荷花美
??才展开?荷 花?看到?一大幅活的画? ?赞颂大自然荷花?全展开
??????花骨朵儿?
?想象:自己成了一朵荷花?
闻到:清香
教学反思:
4* 昆虫备忘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0个生字,学习积累本课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昆虫的特点。
2.品味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来将这些特点表达出来的,学习作者活泼生动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自然万物的好奇心与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几种昆虫的特点。 教学难点
.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