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案(1)

人教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案(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48:34

.

“鸳”的“夕”横撇的撇稍长,右上部的竖弯钩要平些。 “鸯”的“央”撇、捺都要长些,下部上紧下松,横写得要平。 “融”的左部里面一横短,右部收笔略高。

“惠”上部稍窄,“曰”扁宽,下部略大,卧钩圆润。 “减”右部斜钩不宜过长,撇短而有力。

“梅”左窄右宽,右部的竖折,竖短折长,中横长。 易错提示:

“燕”注意上部是“廿”,不要写成“艹”。 “芦”的下面是“户”,不要少写了一点。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虫—融(融合)—独(独自)—浊(浑浊) 心—惠(优惠)—忍(忍受)—忌(忌惮) 豆—短(长短)—豉(豆豉)—逗(逗乐) 乏—泛(广泛)—砭(针砭时弊)—眨(眨眼) 咸—减(减少)—感(感动)—喊(呼喊)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古诗,检查学生读古诗的情况。 3.大家一起朗读古诗,巩固生字的认读。 4.说说古诗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明确:写了春天的美景。

5.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景象给你的感觉。 明确:生机勃勃。

6.杜甫的诗中有画,读一读,结合课本插图,看看诗中画了些什么。 明确: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第一、二句中写到的景物分别是什么样的?请结合诗句容,并发挥你的想象说说看。

. . .

.

明确:如(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柔柔、温暖、轻轻、轻柔)的春风,(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

(2)以上是诗人看到的景色,那么诗人还闻到了什么呢? 明确:花草香。

(3)“迟日”是什么意思?

明确:春天白天渐长,所以说“迟日”。 (4)请说说一、二句的大意。

明确:春天到了,祖国山河变得更加美丽。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鲜花盛开,到处弥漫着花儿、草儿的香味。

过渡: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小动物们也被吸引来了。(齐读三、四句) 2.学习“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泥融”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里指泥土湿润。 (2)小燕子在做什么? 明确:飞来飞去。 (3)鸳鸯又在做什么呢? 明确:在香甜地睡觉。

(4)写燕子和鸳鸯的活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此诗能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融合 燕子 鸳鸯 优惠 崇高 芦苇 豆芽 长短

. . .

.

梅花 溪水 广泛 减少 2.默写《绝句》。 3.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以及本课的第一首诗。这节课我们将来学习剩下的两首诗。《惠崇春江晚景》一样是描写美丽春景的,而《三衢道中》写的又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接下来的学习将告诉大家答案。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朗读这两首诗,把它们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指导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朗读指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惠崇春江晚景”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惠崇是一个和尚,他画了一幅画叫《春江晚景》。苏轼在画上题了一首诗,叫《惠崇春江晚景》。

4.“三衢道中”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明确:三衢山的山道上。 三、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惠崇春江晚景》。 (1)介绍作者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今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2)每句诗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明确:第一句: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第二句:春天来临,寒冰消融,水温一升高,群鸭好像就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迫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第三句: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第四句: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面来。

(3)什么是“蒌蒿”“芦芽”?(出示图片) (4)这首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景的?

. . .

.

明确:前三句。

(5)那么第四句是写什么呢? 明确:作者的想象。

(6)除了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你还能发现作者的想象之笔落在了哪些词句上吗?

明确:暖、知。

(7)为什么说“春江水暖鸭先知”?

明确:江南水乡冬末初春时节,天气依然比较寒冷,常常出现降温和春寒天气。在这种春寒的天气里,猫、狗都伏在炉灶旁、屋檐下,而此时的池塘里、溪水边,三五成群的鸭子却可在水中戏游,时而把头潜入水中,时而又展翅“高唱”。鸭子的这些举动,告诉人们寒冷的天气即将过去,气温开始逐渐回升,江河溪水中的水温已经变暖,春天来临了。这句诗细致、逼真又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南方早春时的秀丽景色。

2.学习《三衢道中》。

(1)诗人是什么季节游三衢山的?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夏季。从“梅子黄时日日晴”可以看出。

(2)读第二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

明确: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3)诗人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

明确:他先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沿着山路行走。 (4)沿途诗人都看到了些什么?哪句诗是写作者的沿途所见?

明确:绿荫、黄鹂。“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是写诗人的沿途所见。

(5)赏析诗的三、四句。

明确: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 .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 “鸳”的“夕”横撇的撇稍长,右上部的竖弯钩要平些。 “鸯”的“央”撇、捺都要长些,下部上紧下松,横写得要平。 “融”的左部里面一横短,右部收笔略高。 “惠”上部稍窄,“曰”扁宽,下部略大,卧钩圆润。 “减”右部斜钩不宜过长,撇短而有力。 “梅”左窄右宽,右部的竖折,竖短折长,中横长。 易错提示: “燕”注意上部是“廿”,不要写成“艹”。 “芦”的下面是“户”,不要少写了一点。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虫—融(融合)—独(独自)—浊(浑浊) 心—惠(优惠)—忍(忍受)—忌(忌惮) 豆—短(长短)—豉(豆豉)—逗(逗乐) 乏—泛(广泛)—砭(针砭时弊)—眨(眨眼) 咸—减(减少)—感(感动)—喊(呼喊)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古诗,检查学生读古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