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学)案(1)
.
2019春季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
语文教学设计
学科:
班级:
教师: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 . .
.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美丽的大自然”这个主题,选编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和《昆虫备忘录》这四篇课文。
《古诗三首》选编了三首写景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燕子》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欢欣之情。
《荷花》描写了“我”夏日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想象丰富,通过描写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昆虫备忘录》用生动有趣的笔调向我们介绍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等昆虫,表达了对大自然和自然万物的好奇与热爱。
本单元“口语交际”安排了大家交流关于“春游去哪儿玩”的容。“习作”要求写“我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主要是让大家品味一些优美生动的语句,“识字加油站”要求会认9个生字,“词句段运用”主要是帮助大家学会更恰当地运用词语,“日积月累”提供了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词让大家积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过程与方法
1.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应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
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例段写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
. . .
.
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练习。
教学措施
1.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景色。
2.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懂课文。
3.着力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问题,最后获得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对问题的正确认识。
4.教学时,组织学生围绕“热爱大自然”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使学生获得感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5.使用各种符合课文容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容。 课时安排
《古诗三首》2课时 《燕子》2课时 《荷花》2课时 《昆虫备忘录》1课时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1课时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1课时 语文园地1课时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注释、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歌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 .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美丽的春夏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春天景色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观察图片,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音乐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有很多有名的古诗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比如《春晓》《咏柳》《鸟鸣涧》等,在你们的印象中,春天的景象是怎么样的呢?(学生交流)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它就是《绝句》。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翘舌音“崇”,边音“芦”。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燕、鸳、鸯、梅、芽、溪”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惠、短、泛、减、芦”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融”时,可以结合它的多种含义。
多义字歌示例:
融:春天冰雪融化,人与自然融洽。金融日益发达,共建和谐国家。 形近字歌示例:
惠:受惠不忘报,恩情要记牢。蕙兰送恩师,穗子随风飘。 芦:毛驴住茅庐,专人来看护。炉中烧芦苇,优待惹人妒。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