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
(对应量÷对应分率=标准量)
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
2、判断单位“1”:
①一般来说,某个数的几分之几,“某个数”就是单位“1”
②数比谁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比”字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 ③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是”字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确定位置(一)知识点
1、 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确定位置(二)知识点
1、 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 能根据平面图确定图中任意两地的相对位置(以其中一地为观察
点,度量另一地所在方向以及两地的距离)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1、理解并掌握形如ax+x=b或ax-x=b这样的方程。 2、会分析简单问题中的数量中的相等关系。 3、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根据题意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8
(2)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查结果是否合理。
5、相遇问题:特点:必须是同时的 可根据不同的行程进行分析。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 速度1=路程÷相遇时间-速度2 追及问题:
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6、常用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因数 × 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1、条形统计图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
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和总份数要对应)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