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简述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最新年精选文档
简述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不管是学习研究还是工作生活,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心理学家用“动机”两字对人们的行为原因进行描述。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何为“动机”?心理学中的“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的确,个体生存需要目标与理想,两者在一定意义上便构成了一个人想要活得更好,获得社会尊重与价值的生存动机。
学习中存在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或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也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外在或内部需要。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提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这足以说明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小学作为各类教育学习发展的基础阶段,其教育质量的提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让小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维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这就需要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一)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简述。
学习动机决定了学习效果,每个小学生都有学习特点与学习动机。通过对小学生的日常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一些小学生
因为缺乏学习动机,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打瞌睡等现象,课后会因为不想做作业而出现心烦意乱、字迹潦草、作业错误率较高等消极现象。 (二)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描述。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7岁~12岁的小学生正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我认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呈现以下三种特点:
1.学习动机大都比较具体和现实。
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小学生在思维运算时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具有局限性,抽象的语言推理还不能进行。他们所想的大都是具体的现实事物。例如努力学习只是为了获得老师的一句奖励或一张奖券;长大后的理想是做科学家、医生等。 2.外部学习动机占主导,内部学习动机较弱。 外部学习动机是指通过设立一些有效的奖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心理学中的“代币制”描述的是类似的奖惩方法。它是用象征钱币、奖状、奖品等标记物?榻崩?手段强化良好行为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常用来强化目标行为。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会使用“奖券”、“奖品”、“小红花”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
3.近景性学习动机为主,长远的动机较少。
小学生由于认知发展的局限,思维大多停留在近景性的学习
目的上。例如很多小学生努力学习的原因就是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认可,为了同伴的崇拜或是得到一些物质奖励,很少有小学生会为了自己的长远规划而努力学习。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
小学生会出现学习动机不足、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与以下几个因素是分不开的:
(一)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小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是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在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中的重要地位。没有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形式、不当的奖惩机制、忽视学生等都会造成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当然,学校环境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在学校内设立宣传栏、榜样人物介绍、名人墙等,都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学习动机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无论是在认知萌芽还是学习发展阶段,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熏陶作用。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教育态度。因此,小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很有可能与父母不恰当的教育引导与教育激励有关。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社会
通过营造一定的舆论环境影响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动机形成。因此,小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可能与复杂的社会舆论环境和一些社会不良元素的大范围传播有关。 (四)小学生的认知及思维的影响。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以直接的近景性外部学习动机为主。由于认知发展的局限,很多小学生努力学习只是为了获得肯定,缺乏长远的学习动机。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洛斯曾提出过“需要层次理论”,理论中提出人类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认知的需要、审美和自我实现。小学生现阶段只停留在前四个阶段,即基本需要阶段,没有到达成长需要的阶段。 四、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学习动机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中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根据以上分析,我总结了下列建议: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个人在本质上都会追求对自己来说有意义的事物,学生也一样。在一件他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上,学生是无法产生持久的兴趣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热爱学习,认识到学习的价值。这样,他们的学习动机才能被最大限度地激发。
(二)多鼓励,多肯定,维护学生的自尊。
师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无论什么学生,内心都有获得老师的肯定与认同的渴望。根据学生这样的心理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