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流行歌曲中唐宋诗词元素
4.2唐宋诗词的句式被借鉴
苏珊·朗格说:“衡量一首好歌词的尺度,就是看它转化为音乐的能力??歌词必
须传达一个可以谱写的思想,提供某种感情基调和联系线索,以此来激发音乐的想象力”[91]
。这就要求歌词本身具有音乐性和旋律美。在歌词的音乐建设方面,当今的流行歌曲
创作者很多都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润和启发,错落有致的歌词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极具节奏感和音韵美。唐宋诗的句式几乎是统一而定的,同为五言或同为七言,但唐宋词句式有长有短,这种长短句式在当今流行歌曲中盛为流行。长短句式不仅有利于情感变化的凸显,也使歌曲的形式富于变化。当今流行歌曲往往借鉴唐宋诗词的句式,如“绿草苍苍,白雾茫茫,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且拭今宵泪,留与明夜风,风而携我梦,天涯绕无穷”(潘越云《几度夕阳红》) [92]。这首歌曲每句句式长短相差不大,有点类似“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木兰花慢·伫倚危楼风细细》)[93] 。 再如“金陵美人横吹笛,迎来燕子衔春色。燕子筑巢向柳堤,柳荫深处传来浅笑低语??唱繁华,颂太平,天遂人意,且听丝竹悠扬管弦疾。”(眉佳《燕衔泥》)[94]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两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95] 。这两首歌词的句式长短句相互交错,错落有致。这种句式在李清照的词中经常出现,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96]。错落有致的句式,有利于情感变化的凸显,更易于表达内心的思绪。流行歌曲在借鉴的同时也在创新,如“月光色,女子香,泪断剑,情多长。有多痛,无字想,忘了你,孤单魂,随风荡。谁去笑,痴情郎,这红尘的战场,千军万马有谁能称王。”(胡彦斌《月光》)[97],这种句式类似于“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98]。虽然都以短句为主,但前者整首歌词短句皆是三言,辅有几句长句,这种句式上的变化也是在借鉴的基础之上,配以歌词感情的要求逐渐发展演变的。这些歌词不但字里行间浸润着古典诗词的幽情雅致,形式上也注重复踏、对仗、押韵、文白相间,它们长短不一却错落有致的句式,朗朗上口而余音缭绕的韵律,使歌词于真挚的情感之外别有一种古典的韵致。
16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探讨出当今流行歌曲中的各种唐宋诗词元素,不管是唐宋诗词被当今流行歌曲引用,还是将唐宋诗词的意境融入到当今的流行歌曲中,这些可以说都是对唐宋诗词的现代诠释和演绎。唐宋诗词经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经久不衰,在当今的娱乐歌坛上仍然散发着时代的光芒,这也正是唐宋诗词价值所在,这也正是唐宋诗词顽强生命力的表现。
当今流行歌词不仅是一种娱乐化、商业化的大众文艺,而且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当代流行歌曲时下虽盛况空前,却也弊端百出,问题不断。有很多流行歌曲在语言上不太讲究规范性,更多是服务于曲调,所以其中的错误很多。他们爱用诗词文化,但多是滥用甚至曲解,导致诗词堆砌词意混乱的现象,甚至还有明显的语法错误。这也是城市快餐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也代表了现代流行歌曲的一大缺憾。要产生好作品,创作者深厚、全面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思想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正如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所说:“我们希望,文艺工作者中间有越来越多的同志成为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取营养。”[99]唐宋诗词中宁静淡远的优雅韵致可以促使当代歌词作者从艺术的角度反思当代歌词,并且重新为歌词创作定位,而且流行歌曲的广大受众,大多是青少年接受群,流行歌曲这种大众精神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提高自身文学修养。
作为一个成功的歌者,他首先应该成为一个成功的诗人,他“不但应是‘情种’,同时还应是哲人,不但应追求感情的浓度,还应追求哲理性的深度,使歌词既燃烧着炽烈的感情之焰,又闪耀着睿智的哲理之光” [100]。并且应该努力追求诗的悟性,使语言极为简练精确,字字千钧,容不得任何误解与猜疑,却又让人产生无尽联想,然后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词作者。这也是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交融的体现。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探视唐诗宋词永远都会对当下包括今后的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鉴与沿袭永远不会停止,我们不能也不会忽视或淡化唐诗宋词的作用。唐诗宋词从素材来源、意境营造、情感把握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都为当下歌曲的制作人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和借鉴,它将会是流行歌曲创作中一个不可舍弃的主题,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一个无法回避的诱惑。
对于时下正如火如荼的当代流行歌曲来说,唐宋词已是明日黄花。但其飘落的花瓣
17
并未完全枯干,它丰厚的养料,实已深入土壤。有心的当代词作者不妨把自己的艺术之根扎得再深入些,去汲取养分,品味唐宋词中挹之不尽的美学内蕴,用心体会唐宋词人在歌词中表现出来的人生智慧和生命体验,“背靠遗产,面向现在”,这样,必然会使当代流行歌词的花朵开得更加艳丽,并且充满了理性和睿智的光彩。 注释:
[1]严斯信 著,严增平 校《尚书·尧典今绎》,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2] 米兰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上海:三联书店,1997.159.
[3]杨敏如 编《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后主李煜《相见欢·独上西楼》,北京:中国书店出版,2003.104. [4] 杨敏如 编《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后主李煜《虞美人·几多愁》,北京:中国书店出版,2003.113. [5][61]姚学贤 龙建国纂《柳永词详注及集评》中《雨霖铃》,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45. [6](宋)辛弃疾,《稼轩长短句》卷之二《念奴娇.赤壁怀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63. [7]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审美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24.
[8]卓锦炎、卓锦汉编配《最新上榜流行歌曲选》FIR《花非花》,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12. [9]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中《花非花》,吉林:吉林出版社,2005.34.
[10] 《流行金曲大全》编委会 编《流行金曲大全》伊能静《念奴娇》,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39. [11]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中《念奴娇.赤壁怀古》,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36.234. [12]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中《长干行》吉林:吉林出版社,2005.321.
[13][65] 杨文生 编《王维诗集笺注》中古诗《相思》,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66. [14][19][40] (唐)李白 著,瞿蜕园、朱金成 校注《李白集校注》中《静夜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6.
[15] 肖雪儿选编《百唱不厌中国歌曲》黄安《新鸳鸯蝴蝶梦》,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2006.76. [16] (唐)李白 著,瞿蜕园、朱金成 校注《李白集校注》中《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89.
[17] 卓锦汉、卓锦炎 编配《最新上榜流行歌曲选NO.1》杨千嬅、任贤齐《花好月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44.
[18]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36.80. [20] 姚学贤 龙建国纂《柳永词详注及集评》中《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90.
[21]龙榆生 编《唐宋名家词选》中《杨柳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87.
18
[22]李明娜 著《小山词校笺注》中《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北京:文津出版社,1981.34. [23](明)汤显祖 评《花间集》中《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8. [24]《流行金曲大全》编委会 编《流行金曲大全》王力宏《在梅边》,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21. [25]卓锦汉、桌锦炎 编配《最新上榜流行歌曲选NO.1》周传雄《弱水三千》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23.
[26] 卓锦汉、桌锦炎 编配《最新上榜流行歌曲选NO.3》曹格《背叛》,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12.
[27]孟江南、孟楠 主编《流行歌曲精粹》李宗盛《爱情的代价》,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33. [28]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79.345.
[29] (唐)李白 著,瞿蜕园、朱金成 校注《李白集校注》中《赠汪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3.
[30]邱少华 编著《欧阳修祠新释辑评》中《浪淘沙·把酒祝东风》,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68. [31] (清)彭定求《全唐诗》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上海:中华书局出版1996.401. [32]周笃文、马兴荣 主编《全宋词评注》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45.
[33] 卓锦汉、桌锦炎 编配《最新上榜流行歌曲选NO.5》刘若英、范玮琪《不能和情人说的话》,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68.
[34] 《流行金曲大全》编委会 编《流行金曲大全》郁可唯、林凡的《听你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33.
[35]李玲 选编《欢唱麦克风至尊金曲榜》周华健《朋友》,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3. [36] (东汉)班固 撰《汉书》卷九元帝纪,江苏: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出版,2010.34. [37]朱润东 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王粲《登楼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82.
[38] 杨敏如 编《南唐二主词新释辑评》后主《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北京:中国书店出版,2003.104.
[39](唐)沈佺期、宋之问 撰,陶敏、易淑瓊 校注《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上下)——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宋之问《渡汉江》,北京:中华书局,2001.105.
[41](唐)岑参 著,陈铁民、侯忠义 校注,陈铁民修订《岑参集校注》中《逢入京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02.
[42] 杨文生 编《王维诗集笺注》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55.
1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