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试卷合集3套┃2020届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第二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试卷合集3套┃2020届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第二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49:15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下图为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B.50℃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时有晶体析出 C.40℃时,75g饱和Na2SO4溶液中含25g Na2SO4 D.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含少量Na2SO4的NaCl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B选项是错误的的叙述,在50℃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时溶解度的数值增大,没有晶体析出 ;C选项根据溶解度的数值,可知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故选C

考点:溶解度曲线

2.下列关于锌、铁、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均可以导电

B.均可以和氧气反应

C.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 解析:C 【解析】

A.锌、铁、铜均可以导电,正确 B.锌、铁、铜均可以和氧气反应,正确 C.铜不和稀盐酸反应,故错误

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的溶质发生置换反应

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的溶质发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正确 故选C

3.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为:MnO2 + 4HCl(浓) A.O2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原则可得,该反应,反应前有:1Mn、2O、4H、4Cl,反应后已知有:1Mn、4Cl,所以,X微粒中包含的原子种类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因X前有化学计量系数2,故X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选项C符合题意 4.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B.H2

MnCl2 + Cl2↑ + 2X,则X的化学式是

D.H2O2

C.H2O

A.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 Cu(OH)2 和CuO 固体 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解析:D 【解析】

A.①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溶质析出,溶剂的质量不变;B.②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 Cu(OH)2 和CuO 固体,最后氯化铜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氯化铜的质量相同;C.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铁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沉淀的量不再增加;D.④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

和铝粉,最终氢气的质量由酸决定,酸的量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选D

5.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解析:C 【解析】 【详解】

当KNO3溶液达到饱和后就不能再溶解KNO3了,所以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晶体先溶解一部分,然后达到饱和,不再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故选C。

6.有一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别滴加到盛有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如下表。则溶液X是下列选项中的( ) 试管中盛放物质 现象 A.稀硫酸 解析:A 【解析】 【详解】

A、稀硫酸与碳酸钠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稀硫酸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故选项正确。

B、MgSO4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镁白色沉淀和硫酸钠,没有气泡产生,故选项错误。 C、KOH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硝酸钡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冒出 B.MgSO4溶液

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 C.KOH溶液

D.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A.图线BC段无明显实验现象 B.在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C.溶液的pH由大变小

D.随逐滴加入稀盐酸,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最后反应结束后,随逐滴加入稀盐酸,使得溶液的质量增大,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在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氯化氢,图线BC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气体、水,因此现象是有气泡产生,C点是反应结束的点,所以后面是盐酸过量,因此溶质含有氯化氢;溶液的pH由原来的碱性逐渐变为中性直到后来变为酸性所以PH会由大变小; 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 酸碱盐的性质和变化

8.下表是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KCl KNO3 20 30 40 50 34.0g 37.0g 40.0g 42.6g 31.6g 45.8g 63.9g 85.5g A.20℃时,KC1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40℃时,5gKCl中加10g水可得33.3%溶液

D.50℃时,10g 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知20℃时,KNO3溶解度小于KC1的溶解度,A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温度在20~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有相同的部分,即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B正确;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下40g氯化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10g水中最多溶解4g氯化钾,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g/14g ×100%=28.6%,C错误;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即该温度下45.8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2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9.16g,即50℃时,10g 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D正确。故选C。 考点:溶解度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下图为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B.50℃的Na2SO4饱和溶液降到40℃时有晶体析出 C.40℃时,75g饱和Na2SO4溶液中含25g Na2SO4 D.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