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504)
一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并给予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具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掌握两门外国语,其中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并且能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成为从事本学科学术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 研究方向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注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美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基础理论的研究;注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尤其侧重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及其最新发展趋势研究。 (二)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注重对生态社会主义的研究;注重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研究;注重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理论与政策方面新特点、新趋势的研究。 (三)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注重从全球化视野研究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注重从比较分析角度研究国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模式;注重从安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多领域、多视角研究国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 三、学习年限
(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4年,达到正常毕业要求可提前1年毕业。学习年限为3~7年。
(二)要求前2个学期修满规定学分,此后时间主要从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与答辩工作。 四、筛选、分流
(一)博士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考核具体办法参照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
(二)中期考核于第3学期初,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进行;中期考核领
1
导小组由院部有关负责人、博士生导师、教研室有关负责人组成。
(三)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完成情况、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健康状况、综合考试等。
(四)考试方式: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笔试采取开卷方式。
(五)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按《山东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五 课程设置
本学科各专业博士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21学分,其中:
(一)必修课
1. 学位公共课2门,共4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 专业外语,2学分。
2. 学位专业课2门,共4学分:
(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2学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发展,2学分。 3. 前沿讲座,5学分。
前沿讲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博士研究生本人在讨论班上作专题综述(不少于5次);
二是听取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学术讲座(不少于15次)。
前沿讲座应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前沿讲座采取写1篇论文形式考核,所写论文应达到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水平。
前沿讲座考核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
(二)选修课(至少选4门),8学分。
1.学校面向博士生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计2学分。 2.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2学分。
3.国外共产党、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2学分。 4.当代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研究,2学分。 5.当代资本主义前沿问题研究,2学分。 6.意识形态问题研究,2学分。 7.马克思主义学研究,2学分。
8.马克思主义哲学学问题研究,2学分。 9.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专题研究,2学分。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研究,2学分。 11.科学社会主义学研究,2学分。 12.第一外国语,3学分。(注: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者,选修英语为第二外
2
国语)
(三)补修课
凡是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考生,以及其他需要适当补课的考生,必须补修1门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基础课,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记学分。 六、学位论文
(一)基本要求
1.学习期间,在提出论文答辩申请前,本专业博士研究生需以第一作者身份并以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至少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两篇CSSCI期刊收载的论文,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CSSCI集刊两篇折抵一篇,成果要求中所指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类文章。
2.学位论文不得少于8万字。
3.学位论文至少要用2年的时间完成;最长不得超过4年。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
1.在导师指导下,博士研究生于第2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 2.选题必须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前沿性、创新性、可行性。
3.博士研究生应于第3学期初,中期考核之前提交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合格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于每年10月份组织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通过后,方能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三)定期检查学位论文进展情况
每隔3—5个月,博士研究生要向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博士研究生导师应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的顺利进展。
(四)学位论文预答辩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答辩前3个月向本专业和相关专业专家、指导小组成员全面报告学位论文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五)全面审查学位论文
1.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深厚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创新性。
2.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做到:选题新颖,并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观点明确,思路清晰,逻辑结构严谨;资料翔实、论据充分;语言优美,文风朴实;富有原创性。
3.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征求指导教师、其他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后,按照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要求和规定格式,装订成册。
3
4.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至迟不晚于答辩当年的3月底),向研究生秘书提交25份按规定格式装订成册的论文。
5.研究生秘书在征求分管领导意见后,送交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进行匿名评审;研究生及其导师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专家学者的看法。
6.专家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未通过专家评审,按山东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办理。 七、实践环节
(一)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实践环节采取教学实践和社会调研两种方式。 (二)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堂讲课、专题讲座。 (三)社会调研由各研究方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安排社会实践或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参加学术论文、访问有关专家学者、搜集科研材料等。
(四)各实践环节结束后,写出总结报告。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