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e.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
12.有关“热原质(即脂多糖)”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要是革兰阴性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b.是细菌的内毒素成分
c.微量热原质注入人体能引起发热反应
d.可被高压蒸汽灭菌法(121℃,20min)破坏(常用吸附剂、蒸馏或特殊石棉滤板除去)e.注射药剂中不得含有热原质
13.检查细菌对糖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的主要意义在于: a.了解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 b.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强弱 c.帮助鉴别细菌的种类 d.确定细菌抵抗力的强弱 e.了解细菌对营养的需要 14.消毒是指:
a.杀死物体上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不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c.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d.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e.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
15.高压蒸气灭菌法灭菌所需温度和需维持时间分别为: a.100℃,15~20min b.121.3℃,15~20 min c.100℃,10 min d.121.3℃,10 min e.160℃,2h
16.紫外线常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其杀菌机制主要是: a.破坏酶系统 b.损伤细胞膜
c.干扰dna复制 d.干扰蛋白质合成 e.干扰肽聚糖合成 17.细菌毒力岛:
a.是一个分子量较小的染色体dna片段 b.往往位于rrna基因位点内或附近 c.是较稳定的dna区域
d.毒力岛与该菌染色体dna的密码使用有明显差异 e.毒力岛两侧均有同向重复序列和插入元件 18.细菌间的转导是:
a.通过性菌毛传递遗传物质 接合
b.通过普通菌毛传递遗传物质 c.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 d.以烈性噬菌体为媒介
e.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 转化
19.白喉棒状杆菌由无毒株变成产毒株的原因是由于: a.溶原性转换 b.接合 c.转导 d.转化 e.转座
20.细菌dna的转化是否成功与哪一项无关: a.受体菌是否处于感受态 b.转化的dna片段的大小 c.供体菌dna的浓度
d.供体菌dna片段是否与受体菌基因组有同源性 e.进入受体菌的转化因子应是双链dna
21.有关“接合”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f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f质粒
-b.hfr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主要是染色体基因 -c.f’菌与f菌进行接合时,转移的是染色体基因和f质粒 -d.f’菌与f菌进行接合后,失去f质粒
+-+-e.f菌与f菌进行接合后,f菌不变为f菌
22.有关“细菌毒力增强或减弱”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一般因光滑型菌落变成粗糙型菌落而增强 b.通过易感动物传代而减弱
c.长期在人工培养基传代而减弱 d.失去形成菌毛的能力而增强 e.溶源性转换后,可能减弱 23.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耐药性: a.由抗生素诱导产生 b.较易在细菌之间转移
c.多为对单一抗生素的耐药性 d.不稳定
e.发生耐药性变异的是群体中的全部细菌 24.有关“质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多为闭合环状双链dna b.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c.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因载体
d.不能通过转导方式在细菌之间转移 e.可在不同种属的细菌间转移 25.较少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a族溶血性链球菌
26.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的生化机制主要是: a.产生灭活酶 b.靶位改变
c.减少药物吸收 d.增加药物排出 e.旁路代谢
27.预防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的主要措施是: a.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b.少量多次使用抗生素 c.使用广谱抗生素d.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e.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使用抗生素 28.导致菌群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 a.正常菌群的定位转移
b.细菌从无(弱)毒株突变成为有(强)毒株 c.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d.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射治疗 e.微生物制剂的大量使用 29.条件致病菌感染:
a.均为内源性感染b.均为医院感染
c.是二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d.近年感染率明显下降 e.仅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病人
30.有关“二重感染”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二种细菌同时感染
b.在用抗生素治疗原发感染的同时发生的一种新感染 c.是一种严重的菌群失调症 d.主要由条件致病菌引起 e.多由耐药菌引起
31.有关“医院感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指人们在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 b.感染对象主要是医务人员
c.主要由条件致病性微生物引起
d.病原体来源广泛
e.病原菌常具有耐药性
32.有关“超抗原”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需经过抗原提呈细胞的处理,才能与mhcⅡ类分子结合 b.能直接激活t细胞增殖
c.仅需10-12mol就能诱发免疫应答 d.具有毒性作用
e.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33.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称为: a.毒血症b.菌血症 c.败血症d.脓毒血症 e.内毒素血症
34.可侵入人体血液的细菌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破伤风梭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肉毒梭菌 e.霍乱弧菌
35.有关“抗感染免疫”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菌感染
b.抗毒素的中和作用主要针对外毒素感染 c.siga主要阻挡致病菌定植
d.抗体与细菌结合直接杀死胞外菌 e.血-脑脊液屏障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36.有关“toll样受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一种跨膜蛋白
b.表达在感染早期直接接触病原体的细胞 c.不能诱导凋亡信号
d.能调控天然免疫向获得性免疫的转变 e.能特异性识别病原菌相关分子模式
37.目前可用类毒素进行预防的疾病是: a.伤寒与白喉 b.破伤风与波状热 c.破伤风与结核病d.白喉与破伤风 e.百日咳与白喉
38.注射或接种哪一项而获得免疫的方式称为人工被动免疫: a.破伤风抗毒素(tat) b.卡介苗(bcg)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