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⑴肠热症:包括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希氏沙门菌引起的 副伤寒
⑵胃肠炎(食物中毒):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 ⑶败血症:猪霍乱沙门菌、希氏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 ⑷无症状带菌者:伤寒或副伤寒沙门菌
34、临床肠热症的标本如何采集?肥达试验的临床意义?
采集:第一周取外周血,第二周起取粪便,第三周起还可去尿液,从第一周至第三周均可去骨髓液 意义:对伤寒副伤寒有辅助诊断意义
35、霍乱弧菌主要生物学性状、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生物学性状:⑴形态与染色:呈弧形或逗点状,g-,有菌毛,无芽胞,在菌体一端有一根单鞭毛,运动非常活泼 ⑵基因组特征:由两条环状染色体组成
⑶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兼性厌氧,耐碱不耐酸,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阳性,还原硝酸盐、吲哚反应
阳性,圆形、透明或半透明s型、无色扁平菌落
⑷抗原构造与分型:耐热的o抗原和不耐热的h抗原,其中o1群、o139群引起霍乱 ⑸抵抗力: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致病物质:霍乱肠菌素、鞭毛、菌毛及其他毒力因子
所致疾病: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o1群霍乱弧菌感染可从无症状或轻型腹泻到严重的致死性腹泻
36、hp的生物学性状、主要引起什么疾病?
性状: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有1~2个微小弯曲,g-,单排列成s形或海鸥状,在黏液层下面,
黏膜上皮表面,在胃小凹内及腺腔内呈不均匀的集团状分布,最适生长温度为37℃,传代培养后可变成杆状或圆球体形,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阳性,尿素酶丰富,可迅速分解尿素释放氨
所致疾病:胃部的炎症,胃酸产生的改变和组织的破坏;急性炎症可引起患者恶心和上消化道疼痛,呕吐和发热也是由
发生,一般持续一周;大约90%的病人患十二指肠溃疡,50%—80%是胃溃疡
37、厌氧芽胞梭菌中重要的致病菌有哪些,致病物质 ⑴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溶血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 38、叙述破伤风梭菌感染致病性及防治原则
破伤风痉挛毒素属神经毒素,该毒素对脊髓前角细胞核脑干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当破伤凤痉挛毒素阻止抑制神经介质的释放,干扰了抑制性神经元的协调作用,迫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导致屈肌伸肌同时发生强烈收缩,骨骼肌出现强烈痉挛
防治原则:①非特异性防治措施 ②特异性预防措施:百白破三联疫苗制剂 ③特异性治疗
39、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要点、致病物质及作用
要点:①直接涂片染色:咳痰可直接涂片,用抗酸染色法染色,结核分枝杆菌染成红色,而其他非抗酸性细菌及细胞等
呈蓝色,如样品中结核分枝杆菌量少,应浓缩集菌后再涂片染色镜检
②分离培养 ③动物试验
④结核分枝杆菌核酸及抗体检测 致病物质及作用:
⑴脂质:①磷脂:刺激单核细胞增生,抑制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使病灶组织溶解不完全,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 ②分枝菌酸:与分枝杆菌的抗酸性有关
③蜡质d: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并具有佐剂作用
④硫酸脑苷脂和硫酸多酰基化海藻糖:抑制吞噬细胞中的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
⑵蛋白质:引起较强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⑶多糖:引起局部病灶细胞浸润
⑷核酸: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 ⑸荚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0、蛋白质的致病物质是黏附蛋白,所致疾病为间质性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41、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及所致疾病
①人虱(体虱)流行性斑疹伤寒 ②鼠蚤和鼠虱 地方性斑疹伤寒 ③恙螨 恙虫病(为急性传染病)
42、致病性衣原体所致的疾病有哪些?
⑴沙眼衣原体:沙眼、包涵体结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婴幼儿肺炎、性病淋巴肉芽肿 ⑵肺炎嗜衣原体:呼吸道疾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
⑶鹦鹉热嗜衣原体:破损皮肤、黏膜或眼结膜感染、非典型性肺炎 43、病毒的主要特点
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表现为无完整的细胞结构,仅有一种类型核酸(rna或dna)作为其遗传物质
44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纳米或毫微米,病毒的结构包括核衣壳、包膜、其他辅助结构,化学组成为病毒核酸、病毒蛋白质、脂类和糖
【篇二: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xt>(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 班级学号 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a卷/b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个选择题)
1.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 b.梅毒 c.结核病 d.沙眼 e.体癣
2.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 b.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c.影响核酸复制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半固体)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都是阳性) b.不直接引起疾病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a.10倍 b.100倍
c.400倍 d.900~1000倍 e.10000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a.红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紫色 c.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9.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a.鉴别细菌b.初选抗菌药物
c.了解细菌致病性d.了解细菌的染色性 e.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
10.在自然界中,细菌与其他生物相比,繁殖速度较快,主要原因是细菌:
a.细胞膜有半透性,允许水分及营养物质进入菌体内 b.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c.代谢类型多样化
d.表面带有电荷,可以吸附营养物质,利于吸收 e.具有多种酶系统
11.研究抗菌药物的杀菌效果,最好是选用细菌生长的: a.迟缓期b.对数生长期 c.稳定期d.衰亡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