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2017学年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①问题是:有15支铅笔,小兔买了9支,还剩几支铅笔? ②还剩几支铅笔,该怎样列算式呢? 请学生们小组内说一说。 ③15-9等于多少呢? 你愿意帮袋鼠阿姨算一算吗?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买铅笔”的知识。 (出示课题:买铅笔)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动手操作。
“15-9”是一个减法算式,你会计算吗?
请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想一想,要计算15-9,就是要从多少根小棒中拿走几根?该怎样计算?
学生摆一摆,算一算。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
你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别人听吗? 请你和你的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在说的时候,请小朋友们注意:首先,说的小朋友要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尽量说清楚,让小伙伴听懂你说的;其次,听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倾听,如果你觉得别人的方法好,要记在心里。明白吗?赶快把你的计算方法介绍给你的小伙伴吧!
(3)汇报交流。
你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谁愿意告诉袋鼠阿姨并展示给大家呢?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一:从15根小棒里,一根一根的减,一共减去9根,还剩6根。 方法二:把15分为10和5,先从10根里拿走9根,再把剩下的一根和这5根合起来,就是还剩下的6根。
方法三:从15根里先拿走5根,然后再拿走4根,这样一共拿走9根,最后还剩6根。
方法四:9+6=15,所以15-9=6。
方法五:把9看成10,先用15-10=5,这样就多减了1,还应该加上
5
1,5+1=6,所以15-9=6。
(4)优化算法。
这么多的方法,用哪一种方法计算起来最简单呢? 现在请你把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认为最简单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尝试练习。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这一组题目。 13-9= 14-9= 15-9=
请你认真观察一下,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观察并用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集体交流、订正。 (2)课本第3页第1题。 学生做一做,算一算。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一练第2题。
1、学生圈一圈,算一算。 2、小组内订正。 3、全班交流。
二、完成练一练第3题。 1、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的想法。 三、比比谁最快。 完成练一练第4题。 四、完成练一练第5题。 1、学生根据主题图自编故事。 2、列式计算 3、全班交流
6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买铅笔
(1)15-1-1-1-1-1-1-1-1-1=6 (2)10-9=1 1+5=6 (3)15-5=10 10-4=6 (4)9+6=15 15-9=6 (5)15-10=5 5+1=6
教后反思:
2、捉迷藏(十几减8)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 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8的各种算法。
3. 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乐趣。
学习目标:
1.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简单实
际问题的能力。
2.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8的各种算法。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 法:
谈话法
7
学 法:
探究法
教学准备:
小木棒、直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4+9= 9+9= 8+9= 13-9= 12-9= 10-9= 18-9= 11-9= 2、说一说“13-9=”的口算过程。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捉迷藏”图。 引导学生观察,看图说图意。
有1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花园里还有8个人没藏,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2、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列式,怎样计算。13-8=
3、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图中的小朋友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观看并指导学生摆小棒。
第一种摆法:先把摆好的13根小棒分成10根和3根,再从10根里拿掉8根,把这剩下的2根加上原来的3根,就得到还剩5根。 第二种摆法:8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3根里拿走3根,再从10根里面拿走5根,最后只剩下5根了。
4、整理算法。
方法一:10-8=2 2+3=5 方法二:13-3=10 10-5=5 方法三:8+5=13 13-8=5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