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2017学年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 图文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案设计
数 学
一年级 下册
学 校 __________
教学班级 __________
教师姓名 __________
1
教学进度表
周单元 次 1 2 3 4 《买铅笔》 《捉迷藏》 加与减《快乐的小鸭》 《开会啦》 《跳伞表演》 (一) 《美丽的田园》 《练习一》 《做个减法表》 第一单元检测 观察 物体 生活 中的数 有趣 的图形 《看一看(一)》 《看一看(二)》 第二单元检测 《数花生》《数一数》《数豆子》 《谁的红果多》《小小养殖场》 《做个百数表》 《练习二》 第三单元检测 《认识图形》 《动手(一)》 《动手(二)》 《动手(三)》 第四单元检测《整理与复习》 期中检测 《小兔请客》 《采松果》 《青蛙吃虫子》 《拔萝卜》 计划课 题 实授课时 课时 3 5 5 5 5、6 10 7 8 9 10 11 4 5 5 5 5 加与减13 (二) 12 14 15 加与16 减(三) 17 18 19—20
《收玉米》 《回收废品》《练习三》 5 《分扣子》 《填数游戏》 第五单元检测 《图书馆》 《摘苹果》 《练习四》 《阅览室》 《跳绳》 《练习五》 第六单元检测 总复习 全面复习,期末检测 2
5 5 5 5 5
教学目标及任务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读、写0——100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进行口算。
4. 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准确地说出图形的特征,会用七巧板拼图。 5.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6.会进行100以内数的计算,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会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熟练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的计算。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加减法(一)”主要学习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和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主要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实物,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主要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是学生能够学习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发展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结合日常生活认识几种常见的图形,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能力。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六单元“加减法(三)”,学会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提问题的能力。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3
第一单元:加与减 1、买铅笔(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图画,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 法:
谈话法
学 法:
探究法
教学准备:
铅笔、小木棒、计数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导入。 (2)提出问题。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