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教园区可研报告(投资公司)4.1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人才供应能力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层次更加合理。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等问题,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是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河南综合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是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我们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稳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大军,为新世纪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实现我党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人才保证。
2.4 建设的必要性
1、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为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天地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作为位于亚欧大陆桥承东启西的结合部,职业教育面临全国性需求高涨和区域开发人才需求加大的双重机遇。就全国而言,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呈现出大好形势。这是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必然要求。从区域开发的角度讲,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数量是巨大的,领域是广阔的,时间是长远的。
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 - -
13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综合措施,进一步提高全市的职业教育水平。
2、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培养各层次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一是围绕开发需求,把握特性,把中职教育做大做强,培养技术型人才。要充分利用“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力量,不断扩大中职招生。要认真吸取中等职业教育长时间不能摆脱传统教育办学模式、导致办学吸引力不强的教训;把握中等职业教育定向性、面向地方性、办学开放性、培养目标技术性等特点,用全新的观念设置专业,确定培养规格、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建设师资队伍,办出中职特色,为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培养文化基础好、技术含量高、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强的技术骨干。
二是突出实用特点,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对当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和发展的重点。
3、建设职教园区是三门峡市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从城市发展前景看,三门峡市自1986年升为地级市以来,经济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市区人口迅速增加,由1986年的不足7万人发展到目前的30万人,净增23万余人,根据三门峡市城市总体规划,近期(2004-201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45万人,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为65万人。而三门峡市区职业学校规模比较有限。虽然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区职业学校均进行了扩建,但因空间有限,发展规模受到限制,仍无法满足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
4、建设职教园区是加快三门峡市职业教育发展和调整教育结构的
14 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 - -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需要
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看,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人才强国的指导思想和2008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战略突破口,要求继续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特别是从2007年秋季开始,国家财政对职业学校在校生中的农村籍学生及城镇低保学生每人每年补贴1500元生活费,使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8年10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召开了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对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在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政策措施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会后,三门峡市市长杨树平同志和省政府签署了攻坚目标责任书。为了落实省职教攻坚会议精神,三门峡市于2009年元月召开了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印发了《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根据此计划,规划建设三门峡市中等职业教育园区,使中等职业学校聚集发展,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综上所述,为了贯彻省职教攻坚会议精神,落实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建设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为三门峡市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势在必行。
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 - -
15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3章 园区选址及建设条件
3.1 园区场址选择
3.1.1 选址原则
1、突出学科特色,立足学校发展。园区选址必须充分考虑保持和发挥重点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壮大。
2、符合城市规划,推进校市互动。园区选址必须尽可能与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相适应。同时,园区的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使之成为当地的形象建筑和城市亮点。
3、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投资效益。园区选址必须坚持经济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规划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减小投资风险。
4、凝聚师生力量,体现众志成城。园区选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师生的愿望和要求,最大限度地给学校师生营造优美、舒适、便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3.1.2 选址评价因素
选址工作,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园区发展目标,对建设选址方案进行了分析、决策,避免选址决策主观判断的随意性和局限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园区建设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影响学校选址三大方面的因素,即社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
16 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