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04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 图文

04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9 7:52:32

教 案

授课时间 章节名称 2018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取得的一些重要思想理论成果;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我们所取得的理教学目的 论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白我们在初步探索中由于遭受到严重挫折而产生的深刻教训,也是我们更好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 1.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教学重点 2.初步探索的意义 3.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 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 课程资源准备 讲授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研究式教学法等 教材、多媒体、PPT 主要内容、逻辑结构、课时建议 本章包括两节内容,主要阐述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初步艰辛探索。第一节“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主要阐述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包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等等。第二节“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主要讲授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以及在最初探索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依据本章的教学内容与逻辑结构,建议每节使用2个课时为宜。 教学中需要讲清楚的基本问题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极不平衡。对此,毛泽东曾指出,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在此基础上如何建设新中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早在1954年,毛泽东就提出了团结一切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思想。他指出:“我们现在要团结全国人民,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和应当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总结历史上我们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成功经验,毛泽东指出:“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他进一步强调:“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对于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毛泽东指出,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 第一,调动工人、农民的积极性。毛泽东认为,在无产阶级政权下,工人的政治觉悟和劳动积极性一直很高,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 步有所改进,这样才能使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持久。对于农民,我们不能犯苏联那样的错误,要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 第二,发挥知识分子的力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知识分子的服务,毛泽东强调,凡是真正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我们都应当给予信任,从根本上改善同他们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必须解决的问题,使他们得以积极地发挥他们的才能。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性质作出了新的判断。指出知识分子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判断。提出了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基本方针,为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得更好,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知识分子的现有力量,同时尽一切努力尽可能迅速地实现进一步的改造、扩大和提高,使这种改造、扩大和提高的速度和规模能够真正符合我们国家各方面发展的步伐。 第三,调动各个民族的积极性。毛泽东指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共同努力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第四,调动民主党派和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性。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起着很大的作用。他们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在某些时候甚至比工人阶级的影响还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毛泽东认为把他们都团结起来,阻碍就少些,事情就容易办得通。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不但要作斗争,同时要团结他们,要给他们利益。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党根据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特点,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成功地用和平的方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把民族资产阶级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要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加强统一战线工作。 第五,利用国际上的一切有利因素。我们不仅要加强同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的协作与交流,而且要努力发展同那些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特别是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合作、贸易来往、文化和技术的交流。 2.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十大关系的思想 1956年2月至4月,毛泽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汇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经过中央政治局几次讨论,毛泽东集中概括了关于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接着,在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的讲话中,他又作了进一步阐述。《论十大关系》总结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围绕着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注意避免苏联走过的弯路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一思想强调,在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上,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不能只顾一头,无论只顾哪一头,都不利于社会主义。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儿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在党和非党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上,肯定社会上还有反革命,但已经大为减少,镇反要少捉少杀。在是非关系上,强调党内党外都要分清是非,对犯了错误的人,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提出向外国学习,但是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十大关系的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这一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路,它也成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 3.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1956年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比较突出,有些地方甚至发生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部分农民要求退社的情况。这是许多人所始料不及的。对这类事件怎么处理,全党既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经验。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的矛盾,成为我们党反复思考的重大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在1957年2月27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做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教 案 授课时间 章节名称 2018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课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取得的一些重要思想理论成果;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我们所取得的理教学目的 论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白我们在初步探索中由于遭受到严重挫折而产生的深刻教训,也是我们更好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 1.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教学重点 2.初步探索的意义 3.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教学难点 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 课程资源准备 讲授法、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研究式教学法等 教材、多媒体、PPT 主要内容、逻辑结构、课时建议 本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