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附加36套精选模拟试题】北京市西城区2020年高三二模理综化学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0年高三二模理综化学及答案
【PGS35】
选择题(共20题 每小题6分 共120分)
6.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 B 天然气 C 氢氧化钠 D 乙醇 答案:A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和煤的液化均是物理变化 B.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 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 答案:B
8.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2Na+O2 === Na2O2
B.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制备氢氧化铝:Al3++3NH3?H2O=Al(OH)3↓+3NH4+ C.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3Fe+4H2O= Fe3O4+4H2↑
D.二氧化氮溶于水有硝酸生成:3NO2+H2O=2HNO3+NO 答案:C
...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2(SO4)3,可加入铁粉,再过滤 B.为除去溴苯中的溴,可用NaOH溶液洗涤,再分液 C.为除去乙炔气中少量的H2S,可使其通过CuSO4溶液 D.为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可使其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答案:D
10.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B.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答案:C
11.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操作 向NaBr溶液中加入氯溶液变蓝 水,再加入淀粉I溶液 B 将铝片放入盐酸中 产生气泡的速率开始时较慢,随后加快,后来又逐渐减慢 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 D 向漂白粉中滴入稀硫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答案:D
12.恒温恒容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s)和CO(g),发生反应:
MgSO4(s)+CO(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n(MgSO4)/mol 0 2 4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υ (CO)=0.6 mol/(L·min)
B.4 min后,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2.0 mol的SO2 C.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1.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容器中MgSO4、CO均为1.0 mol,则平衡时n(SO2)=0.6 mol 答案:B
2.0 1.2 n(CO)/mol 2.0 0.8 1.2 2.8 n(SO2) / mol 0 MgO(s)+CO2(g)+SO2(g)
品红溶液褪色 气体中含有Cl2 得到蓝色溶液 H+的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唯一因素 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 实验现象 结论 氧化性:Cl2>Br2>I2 25.(17分) 可降解塑料PCL的结构可表示为。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2)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3)M的分子结构中无支链。M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4)E是D的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官能团。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5)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没有顺反异构
b.M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聚合反应 c.PCL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7)H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8)M的氧化产物己二酸是合成尼龙的原料之一。用B做原料可制得己二酸,请结合相关信息
完成其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______。 已知: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
答案:
(17分) (1)羟基(2分)
(2)(2分)
(3)酯化反应(取代反应)(2分)
(4)
(2分)
(5) (2分)
(6)b c (2分) (7) (2分) (8)
(评分:催化剂写“Cu、Ag”可得分;仅缺“加热”得2分;第3步氧化剂写
“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其他均正确本题得2分,共3分)
26.(13分)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广泛的用途。 (1)氯气的电子式是______。
(2)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工业上用H2和Cl2反应制HCl,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 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稀盐酸中,请结合离子方程式用 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
(4)新制饱和氯水中存在:Cl2+H2O
HCl+HClO,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措施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