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7第七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
29°34′20″N),河流总长度6公里;实验区河流总长度19公里,分为两段:澧水石门河段支流渫水下游段从皂市镇石坪大桥(111°14′21″E,29°39′33″N)至澧渫水汇合处(111°18′17″E,29°35′39″N);澧水石门楚江河段从龙凤园艺场大龙潭(111°19′46″E,29°34′20″N)至楚江镇黄岩头(111°24′37″E,29°35′15″N)。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黄尾密鲴,同时对翘嘴红鲌、中华倒刺鲃、湘华鲮、斑鳜、乌鳢等水生生物进行保护。
47.柚树河斑鳢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柚树河斑鳢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为51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60公顷,实验区面积为450公顷。保护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的4月1日至8月1日。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河头镇、八尺镇和仁居镇,由以下八个坐标点沿河边界顺次连线围成的柚树河水域组成:(115°51'12\,24°44'18\;115°50'45\,24°43'01\;115°51'08\,24°42'29\;115°52'35\,24°42'11\;115°53'08\,24°42'27\;115°53'03\,24°42'55\;115°52'39\,24°43'11\;115°52'43\,24°43'37\)。核心区由以下三个坐标点围成:(115°51'12\,24°44'18\;115°52'01\,24°43'28\;115°51'46\,24°43'22\)。保护区范围内,核心区以外的部分为实验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斑鳢和鲇,其他保护对象包括黄颡鱼、青鱼、草鱼、翘嘴鲌、团头鲂、鳊、光倒刺鲃、鲮、鲤、鲫、鳙、鲢、黄鳝等。 48.龙底江黄颡鱼大口鲇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龙底江黄颡鱼大口鲇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285.3公顷,
河流长37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100.2公顷,河流长13公里;实验区面积185.1公顷,河流长24公里。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3月1日至7月31日。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地理坐标范围在东经108°11′49″至108°23′36″,北纬27°40′51″至27°47′22″之间。核心区位于龙底江的兴隆木根洞至山羊岩河段,兴隆木根洞沿河两侧坐标:(108°16′46″E,27°40′56″N;108°16′50″E,27°40′51″N),山羊岩沿河两侧坐标:(108°18′30″E,27°42′01″N;108°18′03″E,27°42′07″N)。实验区位于龙底江的兴隆山羊岩至塘头镇的两江口河段,兴隆山羊岩沿河两两侧坐标:(108°18′30″E,27°42′01″N;108°18′03″E,27°42′07″N),塘头镇的两江口沿河两侧坐标:(108°13′02″E,27°47′22″N;108°13′07″E,27°47′16″N)。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是黄颡鱼、大口鲶,其它保护物种包括鲤、泉水鱼、小口白甲鱼、鳜和大鲵等物种。
49.印江河泉水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印江河泉水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687公顷,河流长64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329公顷,河流长31公里,实验区面积358公顷,河流长33公里。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3月1日至7月31日。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理坐标范围在东经108°19′46″至108°41′05″,北纬27°56′35″至28°05′15″之间。核心区位于印江河的中坝乡龙家坝至合水河段,中坝乡龙家坝沿河两两侧坐标:(108°19′46″E,28°01′39″N;108°19′46″E,28°01′37″N),合水沿河两两侧坐标:(108°32′32″E,28°02′54″N;108°32′32″E,
28°02′52″N)。实验区包括位于印江河上游合水至木黄河段和合水至张家坝河段,合水沿河两两侧坐标:(108°32′32″E,28°02′54″N;108°32′32″E,28°02′52″N),木黄沿河两两侧坐标:(108°41′04″E,28°05′15″N;108°41′05″E,28°05′13″N),张家坝沿河两两侧坐标:(108°36′40″E,27°56′36″N;108°36′39″E,27°56′35″N)。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泉水鱼、黄颡鱼,其它保护物种包括鲤、草鱼、鲫、小口白甲鱼、花鱼骨等物种。
50.南汀河下游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南汀河下游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22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200公顷,实验区面积1000公顷。保护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3月1日至5月30日。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永德县、镇康县南汀河水域,地理坐标范围在东经98°56′51″至99°46′53″,北纬23°26′01″至24°02′58″之间。核心区分三段:第一段为南汀河干流核心区,位于南汀河中游永德县振清二级公路(S313)19km界碑处(99°46′53″E,24°02′30″N)至耿马县勐简乡与镇康县军赛乡跨南汀河大桥处(99°19′53″E,23°43′42″N);第二段为支流南景河核心区,位于永德县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的千丈岩瀑布(99°41′12″E,24°02′58″N)至南汀河汇入口(99°45′25″E,24°00′59″N);第三段为支流小黑河核心区,位于小黑河耿马县入沧源县县界(99°03′55″E,23°26′01″N)至南汀河汇入口(99°00′20″E,23°32′11″N)。实验区位于南汀河干流下游耿马县勐简乡与镇康县军赛乡跨南汀河大桥处(99°19′53″E,23°43′42″N)至耿马县入沧源县隧道处(98°56′51″E,
23°30′41″N)。保护区两岸边界按十年一遇洪水位确定。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保山新光唇鱼、巨魾、云纹鳗鲡、南汀爬鳅。 51.西藏亚东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西藏亚东鲑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179公顷,其中核心区139公顷,实验区40公顷。保护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11月1日至翌年4月30日。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两侧地区亚东县上亚东乡林玛塘至下亚东乡阿桑村境内亚东河、卓木麻曲和康布玛曲河段内,全长约47公里,保护区地理坐标在东经88°53′24″至88°58′47″,北纬27°24′02″N至27°32′12″N之间。核心区河流全长35公里,分为三段,第一段位于上亚东乡嘎林岗村至下司马镇居委会卓木麻曲河段内,起始地理坐标为(88°56′31″E,27°30′15″N),终点地理坐标为(88°54′16″E,27°29′21″N);第二段位于亚东县下司马镇境内康布麻曲河段内,起始地理坐标为(88°55′27″E,27°32′12″N),终点地理坐标为(88°54′16″E,27°29′21″N);第三段为下司马镇居委会至下亚东乡阿桑村亚东河河段内,起始地理坐标为(88°54′16″E,27°29′21″N),终点地理坐标为(88°57′31″E,27°24′27″N)。实验区河流全长12公里,分为三段,第一段位于上亚东乡林玛塘至嘎林岗村卓木麻曲河段内,起始地理坐标为(88°58′47″E,27°31′52″N),终点地理坐标为(88°56′31″E,27°30′15″N);第二段为下亚东乡阿桑村以南亚东河河段内,起始地理坐标为(88°57′31″E,27°24′27″N),终点地理坐标为(88°57′54″E,27°24′02″N);第三段为康布玛曲支流唐嘎麻曲朵利河段内,起始地理坐标为(88°53′24″E,27°30′51″N),终点地理坐标为(88°54′03″E,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