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3份合集)2020届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精选3份合集)2020届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0 21:01:39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中有碳酸钡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答案】C 【解析】 【分析】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D.洗气瓶中无沉淀产生

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X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Y气体是NO2,同时通入溶液中发生反应:SO2+H2O+NO2=H2SO4+NO,故洗气瓶中产生的是硫酸钡沉淀,Z处逸出的气体中有CO2和NO,NO遇到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了红棕色的NO2。 【详解】

A.因为SO2+H2O+NO2=H2SO4+NO,H2SO4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BaSO4,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钡反应,所以没有BaCO3生成,A错误;

B.反应生成的NO在Z导管口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因CO2不与氯化钡反应,从导管中逸出,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D错误。 答案选C。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变化可以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HCl>H2S>H2O C.沸点:NH3>AsH3>PH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HCl、H2S、H2O分别是Cl、S、O的氢化物,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酸性的强弱; B、密度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

B.密度:Na>K>Li D.稳定性:HF>HCl>HBr

C、NH3分子间形成氢键,沸点:NH3?AsH3?PH3,沸点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 D、非金属性:F?Cl?Br,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元素的性质是: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表现在金属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表现在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注意用元素周期律不能解释物理性质、气态氢化物水溶液酸性的强弱。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待装液润洗 B.用蒸馏法可由含有Fe3+的自来水获取较纯净的水

C.焰色反应后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进行其它物质的测试 D.金属镁着火可用沙子覆盖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用蒸馏水洗涤后不能用待装液润洗,否则所配溶液浓度偏高,A项错误; B. Fe3+难挥发,可用蒸馏法制得纯净水,B项正确;

C. 为排出其它元素的干扰,做焰色反应时,应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才能蘸取其它溶液来进行焰色反应的实验,C项正确;

D. 金属镁着火可用沙子覆盖,以隔绝空气,D项正确; 答案选A。

4.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这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q,x、y、z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z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25℃时, 0.01 mol/L w溶液pH=12。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a

D.等物质的量y、w溶于等体积的水得到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m、n、p、q时;x、y、z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z为SO2,q为S,d为S元素;25℃0.01 其中z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mol/Lw溶液pH=12,w为强碱溶液,则w为NaOH,结合原子序数及图中转化可知,a为H,b为O,c为Na,x为H2O,y为Na2O2,以此来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H,b为O,c为Na,d为S元素,x为H2O,y为Na2O2,z为SO2。 A.原子核外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的大小:a

B.元素的非金属性: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稳定性就越强,故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即b>d,B错误;

C.y为Na2O2,其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电离产生2个Na+和O22-,所以y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C正确;

D. y是Na2O2,Na2O2溶于水反应产生NaOH和O2,w为NaOH,1 mol Na2O2反应消耗1 mol H2O产生2 mol NaOH,所以等物质的量y、w溶于等体积的水得到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把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物质的转化推断物质及元素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酸雨的成分是SO2、w为NaOH为推断的突破口,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推断能力。 5.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溶液仍分层,且上层溶液颜色仍为橙色

B.实验Ⅱ:铁片最终完全溶解,且高锰酸钾溶液变无色

C.实验Ⅲ:微热稀硝酸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Ⅳ:当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让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溴单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溴化钠,易溶于水,所以苯层中不存在溴单质,所以苯层为无色,故A不正确;

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阻止反应进行,铁片不能溶解,高锰酸钾溶液不变色,故B不正确;

C、铜和稀硝酸发生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在广口瓶中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故不正确;

D、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到红褐色后制的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光线通过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D正确; 故选D。

6.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2H4(g)+H2O(g)

C2H5OH(g)。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

变化关系如下(起始时,n(H2O)=n(C2H4)=1 mol,容器体积为1 L)。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H<0 B.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p2>p3 C.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

5 16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a>b 【答案】B 【解析】 【分析】

A. 温度升高,乙烯的转化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 B.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乙烯的转化率增大;

C. 由图象可知a点时乙烯的转化率为20%,依据三段法进行计算并判断; D. 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 【详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中有碳酸钡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答案】C 【解析】 【分析】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D.洗气瓶中无沉淀产生 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X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Y气体是NO2,同时通入溶液中发生反应:SO2+H2O+NO2=H2SO4+NO,故洗气瓶中产生的是硫酸钡沉淀,Z处逸出的气体中有CO2和NO,NO遇到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了红棕色的NO2。 【详解】 A.因为S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