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加强新时期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思考
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进一步完善组织部制度48个,修改完善了《水城县组工干部十要十不要行为规范》,进一步在组织工作中引入标准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理念,扎实推进组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健全干部交流和谈话长效机制,定期召开领导干部座谈会,每年开展干部交心谈心活动1次以上,谈话1次以上。严格执行“上班签到制”,定时考勤,每月在公开栏公布一次,每年在职工大会上再汇总公布一次,同时兑现奖惩;严格落实“部长查岗制”,部领导轮流值周,对有上班代签、随意脱岗、窜岗等行为者予以处罚;全面实行“考勤责任制”,从部长、分管部长到各科室负责人,自上而下层层监督,自下而上层层负责;深入推进“首问责任制”,无论接听电话或接待来访,要求热情相待,尽力解答和帮助。
2.3 坚持关爱聚部是关键。建立健全“党内关爱”机制,注重对组工干部从心理、健康、教育成长等全方面实施关怀,切实为组工干部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充分发挥每一个组工干部的主体地位,将工作重心从过去单调地抓组工干部管理转变到强化教育管理与服务并重上来,努力为组工干部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才进步创良好的条件,使每个组工干部“平时有人问,困难有人帮,生病有人探”,进一步增强部内凝聚力和亲和力。
2.4 坚持服务树部是核心。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全面推行党务公开,认真制定了组织部门办事服务流程图、工作人员告示栏、胸牌、桌签等方便群众办事的标志,做到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句热情的问候话、一个满意的答复,让办事群众满怀希望而来,称心满意而归,切实将组织部门可亲、可敬、可信、可靠的形象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今年以来,深入开展了服务基层“大实践”活动,围绕“树立新形象,实现两满意”主题,由县委组织部带头开展组工干部“结对帮扶”实践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组工干部实践课,每名组工干部必须每季度到结对帮扶的农户家中开展交心谈心,了解民情民意。如在对扶贫点的“1+1”帮扶中,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到点上,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具体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在“访民月”活动中,部内各科室负责人及副科级以上领导参加,共走访8个乡镇、5个村、5个企业和35户农户,解决实际困难10余个;在“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中,共42名组工干部参加,建立乡镇联系点33个,县直部门联系点74个,企业联系点6个;切实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严格贯彻执行组工干部“十严禁”纪律要求,积极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
2.5 坚持素质立部是手段。开设“周末大课堂”,在全县组织系统开展“大学教”活动,针对组织工作应知应会内容、
组工干部的基本纪律要求和基本道德素质要求,采取举办业务培训班、集中研讨、网上在线学习等形式,开展党章、党纪党规、组工业务、思想道德以及人文、法律、经济、科技、管理等专题培训的方式,全面提高级开干部执行力。着力完善部机关学习制度以及述学、评学、考学等制度,努力实现部机关学习的经常化和长期化,每次学习要做到“四个一”,即制定1个学习方案,开展1次专题讨论,拟交1份发言提纲,撰写1篇心得体会。深入开展组工干部“大练兵”活动,针对各单位组工干部能力建设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全面开展组工干部岗位“大练兵”活动,采取情景模拟、现场测试、履历分析、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研究制定问题解决方案等形式,组织开展演讲比赛、考察材料撰写、谈话与说服、典型总结、缺点描述、公文写作等岗位练兵活动。
2.6 坚持文化兴部是灵魂。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发挥部机关支部、工会等组织作用,丰富部内各类文体活动,着力培养部内每个组工干部集体主义、集体荣誉思想。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组工干部学雷锋活动,着力培养部内每个组工干部团结友爱、知心同德、互助互爱的道德风尚。每周由办公室或工会牵头,组织开展棋牌、球类、诵读等各类竞技娱乐活动,共开展棋牌活动1次,知识竞赛1次,读书活动1次,营造了一个团结、和谐、活跃的工作环境,进一步陶冶了组工干部积极健康的情操。
四、当前水城县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水城县委组织部始终围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这一核心任务,以加强组织部门执行力建设为主线,以锤造组织部门优良作风为抓手,以提高组织部门效能为目标,积极探索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着一些不足和差距。
3.1 组织部门思想观念与新时期的新任务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有些组工干部全局观念不够,缺乏战略思维,在工作中想问题、做决定,往往只盯住眼前,不能够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同时,由于组织部门工作性质特殊,其原则性、程序性、保密性要求较高,导致组工干部的创新意识不强,思想相对封闭,惯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旧观点思考新问题、用过时的经验来指导新工作,缺乏一种创新的思维,对一些长期困扰组织工作的问题,如干部能上不能下、党员队伍出口不畅、干部考察方式单一、领导干部监督不力等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另一方面,在推进组织工作中还存在就班子抓班子、就基层组织建设抓组织建设、就人才抓人才的现象,缺乏一定的资源整合意识;一些组工干部对如何降低组织工作成本,如何做到以较少的投入产生大的效益,如何提高组织工作的社会效益等问题考虑不够,缺乏“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