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并购融资风险分析与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企业并购融资风险分析与控制
作者:朱晨曦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7年第05期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重组数额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并购重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日益突出,这给企业能否成功实现并购重组以及重组后能否实现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利用提出了挑战。在众多财务风险中,企业并购中融资风险贯穿企业并购全程,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并购过程中具体融资风险点,并从企业层面出发,给出两种测度融资风险的方式,最后针对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从企业实际操作层面给出作者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融资风险 风险测度 风险控制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重组规模在不断扩大,参与并购的行业也在不断增多,从2016年统计数据看,企业并购重组涉及金额每季度在大幅增长,“监管”和“创新”成为2016并购的关键词。随着并购重组深入进行,企业必须对并购重组过程中涉及到的财务风险进行及时防范控制。其中,对融资风险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能否通过融资渠道获取足够的资金,并购重组所采取的融资方式对企业后续经营的影响等将决定企业并购重组的成功与否。
本文的创新点在为企业提供了两种测度融资风险的方式,在分析融资风险和提出政策建议时结合2016年5月证监会提出的并购重组新方向有关内容。本文着重研究企业并购重组中对融资风险的分析、测度和控制。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文章写作背景、文章创新点和结构;第二部分,从微观和宏观层面结合各种融资方式介绍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风险;第三部分,介绍用财务杠杆和F分数模型测度企业融资风险的方法,供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参考;第四部分从企业角度提出融资风险的控制方式和政策建议。 二、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融资风险 1.微观层面。
1.1资本结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表现在权益性融资方式中,权益性融资根据发售对象不同,还可以分为向原投资者发售股票和向新投资者发售股票。无论是何种发售方式,对股票价格都会产生稀释的作用,必然会在市场上引起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权益性融资中向新投资者发售股票则原有股权稀释,原有控制权也会受到影响,企业新股东和原股东在治理思想方面会产生分歧。某些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面临反收购。从2016年证监会明确的并购重组新方向看,除了原有的配套老股需锁定36个月外,新增股在并购重组后持股比例提高的情况下,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