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思想感情类”试题答题技巧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思想感情类”试题答题技巧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1:39:30

让我读懂你的心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思想感情类”试题答题技巧

学习目标:学会准确分析作者赋予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思想感情题的应考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诗言志,文传情”,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会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所以高考把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思想倾向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作为重点考查对象。当然,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是孤零零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而是通过一定的意象,营造一种意境,或其他的方法委婉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就来带着大家寻找一些蛛丝马迹,争取能读懂作者的心。

1、 看作者,做到知人论世。

(出示课件) 由于所处时代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诗人长期形成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应是大致固定的。比如屈原的爱国情思,陶渊明的自得田园,李白的傲岸不屈,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豪放达观,辛弃疾的报国无门等等。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风格和内容不同,感情也是迥异的。了解这些对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很有帮助。

例:阅读杜甫的《江汉》分析诗人以识途老马自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答:表达了他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 2、审题目

(出示课件)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往往交代: 诗的内容 如《石头城》《山园小梅》

诗的题材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怀古词,常常表达昔盛今衰、忧国忧民、建功立业等不同的主题)

有的直接交代情感《遣悲怀》(表明了作者要抒发的感情是悲伤的)

《喜见外弟又言别》(亲人久别重逢的惊喜及聚散匆匆的感慨) 例:阅读下面的诗,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答:诗题里的“送”字透露了全诗所写之事件。诗歌紧扣“送”字着墨。楚江、建业点明“送”之地点,“微雨”点明“送”之天气,“暮”点明“送”之时间,从“雨”和“幕”中透露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两句中的景物描写,实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更是诗人心中之感受,表达出对友人的怀恋和担忧。“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在送别时的

伤心之情。 3、审意象、明意境

(出示课件) 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的形象。它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有些意象的含义是固定的,这些东西如果我们积累下来,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情感有很大帮助。如,杨柳,象征着离愁别恨,长亭是送别地点的代称,梧桐往往寄托着作者寂寞惆怅,凄苦悲伤的心境,鸿雁常含思乡念亲之情。不同的意象构成不同的意境,但意境的内涵又超越意象。意境传递了整首诗的气氛,意象和意境往往是诗人情感的真实写照。

菩 萨 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

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游子思乡之情 4、关注诗眼 (出示课件)

古人评诗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诗词中的这些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词中的走向。杜甫《蜀相》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很明显的诗骨句,既表达了对诸葛亮壮志未酬而身先亡的惋惜,也传达了自己饱经战乱,屡次失意的伤感。

秋夜独坐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问作者独坐的心境。

答:表达了作者悲哀孤独的心境。

5、读注释,明背景 (出示课件)

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往往在诗歌后面附有几则注释,对于这些注释,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而应仔细阅读,从中揣摩诗歌的隐含信息,从而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诗歌做准备。

近试张水部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让我读懂你的心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思想感情类”试题答题技巧 学习目标:学会准确分析作者赋予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思想感情题的应考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诗言志,文传情”,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会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所以高考把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思想倾向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作为重点考查对象。当然,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是孤零零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而是通过一定的意象,营造一种意境,或其他的方法委婉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就来带着大家寻找一些蛛丝马迹,争取能读懂作者的心。 1、 看作者,做到知人论世。 (出示课件) 由于所处时代和生活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