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福建省福州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解析版)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a点时CO2的吸收速率是0,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a点对应的CO2浓度是CO2补偿点;b点为CO2饱和点,b点后随着CO2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也不再增加,据此分析。
【详解】A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植物光合速率下降,呼吸速率不变,则需要提供更多CO2,才能使植物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故a点应右移,同时光照强度降低时,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暗反应受到限制,因此CO2饱和点降低,即b点向左移,故AB错误; C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上升,呼吸速率不变,这时在较低浓度CO2下就能达到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故a点左移,而光照强度适当增强时,会产生更多的ATP和[H],利用CO2能力上升,需要更高浓度的CO2才达到CO2饱和点,所以b点右移,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的15%,则对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 17%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双链DNA中,A=T,C=G。
【详解】设该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100,则A+T=64%×100=64个,故A=T=32个。一100×15%=15个,条链上的腺嘌呤的数目为:则另一条链上的A为32-15=17个,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为:17÷100=17%。 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B. 32%
C. 34%
D. 50%
14.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某一类DNA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PV衣壳蛋白L1在一定表达系统中能VLPs不含DNA分子,重新自我组装成病毒 样颗粒(VLPs),可用于制作预防HPV的疫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癌症的发生是某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
B. VLPs作为抗原进人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C. 疫苗中的VLPs注入机体后一般不会进一步增殖产生子代病毒
D. 接种该疫苗的个体在感染HPV时,快速产生的抗体主要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A、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个细胞中至少发生5~6个基因突变,是一种累积效应,A项错误;
B、VLPs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识别,但吞噬细胞的识别作用无特异性,B项错误;
C、注入机体的VLPs不含DNA分子,一般不会增殖产生子代病毒,C项正确; D、接种该疫苗的个体体内会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所以在HPV侵入时,会发生二次免疫
反应,快速分泌抗体的浆细胞主要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D项错误。 故选:C。
15. 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 A. 红光,ATP下降
B. 红光,未被还原的C3上升 C. 绿光,[H]下降 D. 绿光,C5上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利用红光和蓝紫光。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则光合作用速率基本不变,即ATP和未被还原的C3均基本不变,故A、B项错误;
叶绿体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可导致光反应速率减慢,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而短时间内暗反应仍以原来的速率进行,消耗[H]和ATP,故短时间内[H]含量会下降,C项正确;
同理,绿光下由于[H]和ATP含量下降,导致C3被还原为C5的速率减慢,而暗反应中CO2的固定仍以原来的速率消耗C5,故短时间内C5的含量会下降,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16.从新鲜的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色素,发现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A. 一次加入过多无水乙醇 C. 没有加入碳酸钙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加入丙酮的 目的是溶解色素,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保护叶绿素,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得研磨更充分。
B. 加入的石英砂太多 D. 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
【详解】提取时无水乙醇一次性加得太多,会使提取到的色素溶液浓度降低,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A错误;提取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加入的石英砂太多B错误;不会导致叶片偏黄,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色素,因为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不稳定,容易被破坏,所以没有加入碳酸钙会导致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C正确;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不影响叶绿素的含量,D错误。
17.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细胞中磷脂和蛋白质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多样性 B. 线粒体内膜上产生的ATP可为放能反应供能 C. DNA的转录与RNA的合成可在生物膜上进行
D. 破坏细胞中的内质网,分泌蛋白、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均会受到影响 【答案】D 【解析】
磷脂分子没有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多样性,A项错误;线粒体内膜上合成的ATP为吸能反应供能,B项错误;DNA的转录与R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不能发生在生物膜上,C项错误;内质网与分泌蛋白和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破坏细胞中的内质网,分泌蛋白、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均会受到影响,D项正确。
【点睛】对于B选项,容易做错,不能区分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放能反应与ATP的形成有关,吸能反应与ATP水解有关。
18.下列各项描述符合图中变化规律的是
A. 适宜条件下,x——氧气的浓度与y——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的关系 B. 底物浓度足够大时,x——酶的浓度与y——反应速率的关系 C. x细胞分化的过程与y细胞内染色体种类的关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