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上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2014.10(1)
七年级上生物第一次段考试卷(2014.10)
班别: 姓名: 学号
(注意:所有答案请写于答题卡中)
一、单项选择题(2*30=6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都具有的特征是 ( )
A、由细胞构成的 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快速运动 2、下列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的是 ( ) A、病毒 B、细菌 C、蘑菇 D、鸡
3、使用显微镜让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 ( ) A.目镜 B.物镜与标本的距离 C.镜筒 D.反光镜 4、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
A、阳光、温度 B、空气、温度 C、水分、土壤 D、花粉、病毒 5、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各种操作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让低倍镜正对玻片标本 B.载物台上不放任何玻片,让低倍镜头正对通光孔 C.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D.对光时必须用平面反光镜
6、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
A、分组实验 B、 重复实验 C、 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
7、下列哪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组对照实验条件 ( ) A、阴暗、明亮 B、潮湿、干燥 C、明亮、潮湿 D、阴暗、干燥
8、为确保对照实验结果的科学性,除变量外,对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应 ( )
A、相同 B、不同 C、相似 D、随意
9、水葫芦是从境外引进的一种净化污水的植物,水葫芦大量繁殖使湖泊几乎看不到其他水生植物,这种现象叫做( )
A、捕食 B、竞争 C、斗争 D、合作
10、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 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实验材料中 D.反光镜上
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水 C、光 D、湿度 12、下列各项中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是( )
A、杂草, B、土壤, C、温度, D、水分 1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一个池塘
1
14、我们常吃的各种蘑菇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 15、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青蛙→害虫→水稻 C、大鱼→小鱼→虾米
B、水稻→害虫→青蛙
D、虾米→小鱼→大鱼
16、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热带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温带落叶林 D、热带草原 17、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 ( ) A、少量增加 B、富集 C、减少 D、不变 18、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9、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透明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20、下列哪一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2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
22、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找到图像,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像。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 )
A、视野变暗 B、视野范围扩大 C、细胞图像变小 D、细胞数目增加
23、猫生下小猫,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生命基本特征中的( )
A、遗传 B、变异 C、生长 D、繁殖
24、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加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相等 C、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D、减少生物的种类 25、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总和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它们生活的环境 26、人类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
A水圈 B岩石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
27、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 A、增加 B、减少 C、先少后多 D、先多后少
28、蜜蜂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不同的舞蹈,以指引同伴到相应地点采蜜,这体现蜜蜂之间的:( )
A、共生关系 B、寄生关系 C、合作关系 D、捕食关系
2
29、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调整粗准焦螺旋 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 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 D、光圈的大小改变了 30、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A、羊 B、草本植物 C、狼 D、鼠
二、判断题:(共10分)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31、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 ) 32、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 33、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 )
34、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受到破坏。 ( )
35、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 ) 36、动物不能自己制造食物,要从别的生物体上获取营养。( ) 37、绿色植物不需要营养。 ( ) 38、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39、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 ) 40、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 )
三、连线题
41、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共5分) (1)营养 A人体的排汗 (2)繁殖 (3)排泄 (4)应激性 (5)生长
四、分析与思考
42.右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9分) (1)图中的生产者是 。 (2)图中食物网是由几条食物链组 成的? 条 ,
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3
B 蘑菇由小长大
C动物的取食 D植物的开花结果 E向日葵朝向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
(3)猫头鹰与蛇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通过这种关系构成 。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 。
(4)若狐的数量减少,则兔的数量将会: (5)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 和 。
(6)如果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含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五、实验与探究(共11分)
43、小名做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得出以下数据: 环境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10分钟 11分钟 明亮 4 3 3 2 2 3 1 1 2 1 阴暗 6 7 7 8 8 7 9 9 8 9 请你帮忙分析:
(1).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实验变量是: 。
(2).根据实验结果,你的结论是: 。 (3).为什么选择10只鼠妇?一只可以吗?
。 (4).如果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则应该设计出 和_____ 的对照实验,这时的实验变量是 。
44、结合显微镜使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大的结构 是[ ]_ ___。
(2)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_倍。 (3)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上”字,你知道玻片上写的是什么吗? 。 (4)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
六、分析简答题:(5分)
45、生物实验室中的水族箱生活着水生植物、动物,还有其它小生物。这样的水族箱能否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为什么?(3分)
46、珊瑚是生物吗?珊瑚虫呢?请说明理由。(2分)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