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8套试卷〗台州市2019年中考第六次大联考化学试卷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答案】B 【解析】
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B正确;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C错误;D、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其次是硅元素,故D错误。
点睛∶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A.2NH4+中的“2”表示两个铵根离子 B.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H2O2
C.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Fe2O3+4HCl=2FeCl2+3H2O D.由乙醇的化学式C2H5OH可知,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故2NH4+中的“2”表示两个铵根离子,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H2O2,不符合题意;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1-1Fe2O3+6HCl=2FeCl3+3H2O,符合题意;
D、乙醇由乙醇分子组成,每个乙醇分子含6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
10.将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不发生变化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C 【解析】 【分析】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将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 ℃,硝酸钾的溶解度会减小,故A正确;
B、将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 ℃,随硝酸钾溶解度的减小而析出硝酸钾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故B不正确;
C、降温时,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而硝酸钾晶体中不含结晶水,因此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故C正确;
D、由于降温而使溶液中的溶质硝酸钾结晶析出,因此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将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 ℃,随硝酸钾溶解度的减小而析出硝酸钾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
11.常在矿泉水瓶上图标见到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
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合成材料。
A、图中标志为:我国制定的塑料包装制品可回收标志的一种,故正确; B、图中标志为:腐蚀性化学药品,故错误; C、图中标志为:有毒化学药品,故错误; D、图中标志为:节水标志,故错误; 故选:A。
12.下列实验设计与对应的实验目的表述不一致的是
A.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B.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
C.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D.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小木条灼烧情况可以比较火焰各层温度的高低,不符合题意;
B、根据生产氧气的快慢可以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不符合题意; C、根据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可以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题意;
D、带火星的木条在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现象变化不明显,不能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应该用燃着的木条进行实验,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甲在 t2℃时的溶解度为_____; t1℃时 30g 丙与 50g 水充分溶解形成
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_____提纯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序号).
A 从t3℃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B 将t2℃50g丙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丙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50ml)、胶头滴管
C t2℃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甲,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 t3℃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溶剂最多的是丙
E 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答案】25g 饱和 降温结晶; A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甲在 t2℃时的溶解度为25g。(2)t1℃时丙溶解度是50g,30g丙与50g水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液。(3)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提纯甲,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4)A、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从 t3℃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2℃时,由于溶液没有量的限制,析出晶体最多的不一定是甲,故A错误;B、将 t2℃50g 丙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丙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50ml)、胶头滴管,故B正确;C、t2℃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甲,可以继续溶解固体甲,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C错误;D、t3℃时甲、乙、丙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t3℃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溶剂最多的是丙,故D正确;E、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故E正确。
点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14.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钠原子 _____。 (2)3个碳酸根离子_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