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复习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1分,共22分)
1. 青春让每个人都开一次花,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充实自己
B.走过青春期,我们都会成为有才华的人 C.要尽情享受青春,因为青春短暂 D.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青春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变化挺大的:脸上长了青春痘,男生说话的声音变得沙哑,对异性同学敏感起来,有了心事不愿和大人交流。回答2﹣3题: 2.上述变化( )
A.是病态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B.是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C.是我们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D.只发生在个别同学身上 3.面对上述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正确地对待方式是( ) ①做好心理准备,坦然面对这些变化 ②尽量少与人接触,以免暴露缺点
③发挥自己的优势,充满自信地学习和生活 ④科学地认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 下列行为中,属于男生女生之间不正确、不健康的交往方式的是( ) A.小刚与小红既是邻居又是同学,两人经常上课时递纸条,单独约会 B.小明与小丽是同桌,下课后常常在教室里一起写作业,讨论问题 C.班里的女生遇到需要帮忙的事情,小张都会乐意帮忙解决
D.运动细胞发达的小辉在体育课上,会指导女生运动动作的规范性 5.与独立思维相反的做法是( )
A.虎头蛇尾、见异思迁 B.人云亦云、左右摇摆 C.鲁莽、冲动 D.优柔寡断、草率从事
6. 面对满地落花,我们一切顺利时,会有“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感受;而当我们备受冷落时,则会引出“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情绪。这说明( )
A.情绪反映了人们不同的需要 B.情绪是有差别的
C.情绪会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D.情绪随着个人志趣的变化而变化
7. 开车见有人非法并线,就恨不得挥拳相加,前车开得慢,立刻焦躁不安地按喇叭……这一切都是“路怒症”惹的祸,数据显示,23.4%的人承认自己有“路怒症”,你应该这样劝说“路怒症”者( ) ①情绪是不能自己调控的,要顺其自然 ②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不受法律保护
③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 ④要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健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1
8. 有些同学进入初三后,觉得学习压力明显加重,总担心考不好,焦虑不安。面对这种情绪,我们应该主动调节。你认为以下调节方法可取的是( ) A.张晓每晚玩网络游戏到深夜 B.李明上课时看小说解压 C.王鹏整夜唱歌排除焦虑
D.朱军每天抽时间到运动场跑跑步
9. 下列对于情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①情感是一种不稳定的内心体验 ②情感是道德的基石
③高尚的情感有助于调节、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 ④有了高尚的情感,就一定能成为人才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0.“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在校运动会上,拔河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对于势均力敌的两个班级来说,最有希望获胜的是( )
A.学生人数多的班级 B.占据有利拔河场地的班级 C.动作统一、同心协力的班级 D.偷偷多上一个人的班级
12. 个性和集体融合起来,不会失去个性,相反,只有在集体中,个性才能得到高度的觉醒和完善。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只有在集体中才能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②在集体生活中不能有自己的个性
③在集体中,与他人交往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④参与集体活动有助于丰富自己的个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 小刚和小亮在课堂上发生了矛盾和冲突。以下的心理活动你赞成的是( ) A.真是太气人了,我一定要和你争论到底
B.老师正在讲课,不能因为我们个人的矛盾影响老师上课 C.竟然这么说我,我现在就告诉老师,让老师给我评评理 D.有什么了不起,不服来战
14. 有一位作家说过:“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而还有人认为,朋友之间一定要讲“哥们儿义气”,否则就不是朋友。下列做法比较恰当的是( ) ①小徐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他经常给赶不上学习进度的莉莉补课
②李文和张可每次考试都相互合作,帮助对方作弊,度过分数难关,不拖累集体平均分
③小青和同学发生了矛盾,王力挺身而出,帮助她教训了对方
④陆康最近心情压抑,闷闷不乐,小巩和杨凡每天都陪在他身边逗他开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 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帮助。下列事例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考试期间,小明给小丁传递答案
2
B.小亮生病住院了,班长放学后去医院给他补习功课 C.小红不小心碰掉了小丽的钢笔,小丽说“没关系” D.小辉忘记带文具盒了,小刚借给他一支笔和一把尺子
16. 假如你参加班级干部竞选,想要取得成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希望竞争对手因意外不能参加竞选 B.公平竞争,不以成败论英雄 C.为拉选票请同学们大吃一顿 D.对竞争对手保持高度“戒备”
17. 在我们生活的小区、我们的学校以及公路两侧经常会竖立着各种普法的宣传牌,如宣传婚姻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看到这些内容,你会感受到( )
A.法律只与我们家庭生活有关 B.法律只是用来规范成年人的 C.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D.法律是一成不变的行为规范
18.小梦为参加学校组织的“法治宣传进社区”实践教育活动,准备了以下宣讲内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法律是治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依据
B.法治要求每个人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C.法律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D.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19. 法律规范集中体现着统治阶级的道德精神,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道德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有了人类就有了法律
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③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④法律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 学完了“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时后,七年级(3)班的几个同学就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③只要懂法就是有法治精神的表现
④树立法律信仰要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A. 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③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这一规定( )
①突出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②体现了我国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③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④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22.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需要我们做到( ) ①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3
②自觉遵守法律,学会依法办事
③在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和利益的同时,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④树立法律信仰,尊崇、信赖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共8分)
23.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什么关系?(4分)
24. 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然而,与道德、纪律等行为规范相比较,法律又有一定的特殊性。 法律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四、材料分析题(22分) 25.2016年3月29日,在湖州市某乡镇农贸市场,顾客陈大爷正在西瓜苗摊位前询问价格时,被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杨某盯上。杨某伸手去摸陈大爷的口袋,却被人群中的另一位老人高老伯拦住。高老伯牢牢擒住杨某的手,大声呼喊“抓小偷”,当时有很多人在袖手旁观,仅有极少数人积极上前协助高老伯。后来,偷钱的中年男子杨某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
(1)高老伯、小偷以及周围群众的表现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3分)
(2)在你的这些感受中,哪些是正面情感,哪些是负面情感?这些情感对我们分别会有怎样的影响?(3分)
(3)我们该如何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4分)
26. 青春是人生最华美的篇章,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围绕青春展开了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 青春成长】
(1)进入青春期后,我们能感受到自身发生的变化,请你谈谈你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活动二 青春有格】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2)谈谈你对“止于至善”是如何理解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来体现“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5分)
【活动三 青春保障】
这是同学们搜集到一幅漫画,请你解读。
(3)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有哪些?(2分)
(4)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四道防线是什么?(4分)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