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库原理练习题集-2013(学生版复习用)
41. 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 。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42.在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中,用来描述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的是 。
A.子模式 B.用户模式 C.模式 D.存储模式
43. 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 ① 和 ② 。 ①A.数据独立性 B.逻辑独立性 C.管理规范性 D.数据的共享 ②A.数据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管理规范性
44. 在关系数据库中,视图是三级模式结构中的 。
A.内模式 B.模式 C.存储模式 D.外模式
45. 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 。 A.记录长度 B.文件的大小
C.联系的复杂程度 D.数据之间的联系
46. 按照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A.大型、中型和小型 B.西文、中文和兼容 C.层次、网状和关系 D.数据、图形和多媒体
47. 数据库的网状模型应满足的条件是 。
A.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也允许一个结点有多个双亲 B.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结点
C.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双亲,其余结点都只有一个双亲 D.每个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
48.数据库可按照数据分成下面三种:
(1)对于上层的一个记录,有多个下层记录与之对应,对于下层的一个记录,只有一个上层记录与之对应,这是 ① 数据库。
(2)对于上层的一个记录,有多个下层记录与之对应,对于下层的一个记录,也有多个上层记录与之对应,这是 ② 数据库。
(3)不预先定义固定的数据结构,而是以“二维表”结构来表达数据与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 ③ 数据库。
A.关系型 B.集中型 C.网状型 D.层次型
49. 在数据库设计中用关系模型来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关系模型的结构是( )。
A.层次结构 B.二维表结构 C.网状结构 D.封装结构
(二)概念、术语:
1. 数据库( DataBase ,简称 DB )
2.数据库系统( DataBas 。 Sytem ,简称 DBS )
3.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 DBMs ) 4.关系模式
第 5 页 共 37 页
5.候选键 6.外键 7.概念模式
简述:
(1)简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2)简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联系。
(3)简述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4)简述层次模型的基本概念,举出一个层次模型的实例。 (5)简述网状模型的概念,举出三个网状模型的实例。 (6)简述关系模型的概念,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 ( l )关系( 2 )属性( 3 )域( 4 )元组 ( 5 )主码( 6 )分量( 7 )关系模式
(7)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DDL 、 DML 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8)简述关系数据库的优缺点。
(9)简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及其两级映像?
(10)简述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和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11)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第二部分 关系运算
(一)、考核内容
关系的数学定义、关系代数 (二)、考核要求
(1)了解笛卡尔积、关系的数学定义。
(2)理解基于传统集合理论的关系运算:并、交、差、广义笛卡尔积。 (3)理解关系代数特有的关系运算:投影、选择、商、联接、自然连接。 (4)掌握使用基本关系运算表示4种非基本关系运算的方法。 (5)掌握关系代数运算在关系数据库查询操作中的应用。 (6)了解关系演算。
(一)选择
1.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
A.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 D.显示、打印、制表 2.关系模型中,一个关键字是 。
A.可由多个任意属性组成 B.至多由一个属性组成
C.可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惟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D.以上都不是
第 6 页 共 37 页
3.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 A.元组 B.行 C.记录 D.属性 4.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 。 A.投影 B.选择 C.笛卡尔积 D.交 5.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
A.不可再分 B.可再分 C.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惟一 D.以上都不是 6.在关系代数运算中,四种基于传统集合理论的关系运算为 。
A.并、差、选择、投影 B.并、交、选择、投影 C.交、并、差、广义笛卡尔积 D.并、差、交、选择 7.设有关系R,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正确的是 。 A.R?R B.R ?? R C. ?F(R) D.?F(R)
8.如图所示,两个关系R1和R2,它们进行 运算后得到R3。 R1 R2 R3 A A C D
A.交 B.并 C.笛卡尔积 D.连接
B 1 2 1 C X y Y D 1 2 5 E M N M M I J K
A A D C B 1 1 2 C X Y y D M M N E I I J
9. 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
A. 元组 B. 行 C. 记录 D. 属性
10.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 )。 A.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 D.显示、打印、制表
11.在关系代数的传统集合运算中,假定有关系R和S,运算结果为w。如果W中的元组属于R,或者属于S,则w为 ① 运算的结果。如果w中的元组属于R而不属于S,
则w为 ② 运算的结果。如果w中的元组既属于R又属于S,则W为 ③ 运算的结果。
A.笛卡尔积 B.井 C.差 D.交
12.在关系代数的专门关系运算中,从表中取出满足条件的属性的操作称为
第 7 页 共 37 页
① ;从表中选出满足某种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 ② ;将两个关系中具有共同属性值的元组连接到一起构成新表的操作称为 ③ 。 A.选择 B.投影 C.连接 D.扫描
13.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 A.元组 B.行 C.记录 D.属性
14.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是 。 A.相同的 B.不同的
15. 设有属性A,B,C,D,以下表示中不是关系的是 。 A.R(A) B.R(A,B,C,D) C.R(A×B×C×D) D.R(A,B)
16.设关系R(A,B,C)和S(B,C,D),下列各关系代数表达式不成立的是 。 A.?A(R) ?? ?D(S) B.R∪S C. ?B(R) ∩ ?B(S) D.R ?? S
17. 模式的任何属性 。
A.不可再分 B.可再分 C.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惟一 D.以上都不是
18.系数据库用 ① 来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其任何检索操作的实现都是由 ② 三种基本操作组合而成的。
①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指针链 D.表格数据 ②A.选择、投影和扫描 B.选择、投影和连接 C.选择、运算和投影 D.选择、投影和比较
19. 数据库中的关键字是指( )。
A.能惟一决定关系的字段 B.不可改动的专用保留字
C.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 D.能惟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
20.有关系R,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正确的是 。 A.R?R B.R ?? R C. ?f(R) D.?f(R) 21 . 据模型中,通常可以把 ① 称为属性,而把 ② 称为关系模式。常用的关系运算是关系代数和 ③ 。在关系代数中,对一个关系做投影操作后,新关系的元组个数 ④ 原来关系的元组个数。用 ⑤ 形式表示实体类型和实体间的联系是关系模型的主要特征。
①A.记录 B.基本表 C.模式 D.字段 ②A.记录 B.记录类型 C.元组 D.元组集 ③A.集合代数 B.逻辑演算 C.关系演算 D.集合演算 ④A.小于 B.小于或等于 C.等于 D.大于 ⑤A.指针 B.链表 C.关键字 D.表格
22. R(A,B,C,D)和S(C,D,E),下列不成立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
A.R ?? S
第 8 页 共 37 页
B. ?1,2,3,4,7(R?S) C.R?S
D. ?1,2,3(R) ?? ?1,3(R)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