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花鸟空明,吾心似月

花鸟空明,吾心似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9 19:10:19

本科生毕业论文

花鸟空鸣 吾心似月

——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姓 名:江湘源 指导教师:罗慧 专 业:汉语言专业 年 级:2013级 层 次:高起本

学习中心:岳阳浏阳学习中心 完成时间:2015年 05 月03 日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花鸟空鸣 吾心似月

——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摘 要]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充满着诗情画意。山川河流雄伟壮观,边关要塞的辽阔;小桥流水的清幽,丛林古寺的静寂,在他的诗中,宛如一幅幅意境深远的优美画卷。王维精通佛理,以禅趣入诗、以禅法入诗,创造出一种心灵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禅意人生 诗情画意 山水诗

引言

王维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

王维年少时才华横溢,声名远播。二十一岁中状元后,任命为太乐丞,正式踏上了仕途。正当他一腔热血想实现自己的抱负时,因为署中伶人舞黄狮子犯禁,受了牵连而谪为济州司法参军。这对年青气盛的王维来说,是一个打击。30岁那年,他来到洛阳,写下了《献始兴公》,献于张九龄,充分体现了他当时积极向上,积极进取。张九龄成为了他的伯乐,王维的仕途因而一帆风顺。

然而,张九龄罢相使得他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时的王维,感受到官场的权势之争和日渐腐败,十分厌倦,但是他无力改变,因此,寄情于山水之间,长期过着一种半官半隐的生活。他的笔下描绘的田园生活是那样的平静闲适,充满了闲情逸致。 安史之乱彻底地改变了王维。在战乱中王维身陷叛军,被逼做官,平定之后皇上追责……历经数次风波,十分坎坷。精通佛理的他看破红尘,转向隐居生活,与清风为友,与明月为伴。这时的他心情复杂,可以从《孟城坳》、《华子岗》、《鹿柴》、《宫槐柏》、《竹里馆》等诗作中看出来。诗中有闲适、有孤独、有清冷、有淡淡的忧伤??

纵观诗人经历,我们不难发现:仕途变迁使得他的诗风有了很大的改变:由前一时期的心系天下转变为寄情山水,吟咏自然。

一、禅境人生融山水

一位学者曾说:“即使是同样描写山水,近儒的杜甫多半赞美的是‘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的伦理的山水,近道的李白多半歌咏的是 ‘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想象的山水,而近禅的王维才真正关心的是‘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感觉现实的山水”。的确如此,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平淡、悠远的景色中尽显恬淡、宁静的禅趣和心境。由此,王维也被称为“诗佛”。 王维生于佛教盛行,参禅成风的唐代,在母亲的熏陶下,王维从小也信佛,他的名和字都来自佛教。官场险恶,历经变故,对北宗南宗的佛教精髓他更有深刻的感悟和独特的理解。所以他的诗歌中蕴含禅理,创造出一种心灵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1.物我两忘

王维的山水诗最擅长将内在的心绪与自然相融合,在自然的环境中,达到忘我的境界。 例如:“依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松下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这些诗句记录了诗人闲逸的隐居生活。诗人虽处深林,但不寂寞,“暮蝉” “山月”,它们像知己,似朋友,可以知人心,懂冷暖,使诗人不再孤单。在与深林中,王维为他们抚琴,静听大自然的声音,就好似和好友对话。就在这些唯美宁静的画面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这是佛教参禅者所追求的 “万化冥合”境界。

2.空寂之心

空寂之心,这是是一种淡泊致远的心态,王维的山水诗就体现了这样一种心态,在静寂之中忘却忧愁烦恼,仿佛世间一切与己无关,静静享受隐居生活的恬淡,宁静: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积雨空林烟雨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积雨辋川庄作》)

诗中的“空山”、“夜静”、“人闲”、“空林”表达的不仅仅是环境的空和个人的闲,更多的是“心静如水”的体现。对于常人来说,生活在这样的静寂环境中会抑郁,会寂寞,会想逃离。可是王维却因为心静,忘却了尘世的烦恼,陶醉于空灵世界之中。由此可见,王维诗中描写出来的所谓的空寂,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恬淡的禅境,由此深深折射出王维那淡泊超然的人生态度,这就是佛教参禅者所追求的 “无念为宗”境界。

3.随遇而安

王维的山水诗表明了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这是对自我心灵的抚慰,更是多年以来对“禅”的感悟。《终南别业》一诗将诗人淡泊清闲、随遇而安的意致,表达得淋漓尽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一个人漫无目的独自外出游玩,没有目的地,没有目标,走到哪里算哪,有水看水,有云看云,即使遇到“值林叟”,照样与他谈笑风生。一般的游人“行到水穷处”可能会意兴阑珊、怅然若失,而王维呢?要行即行,要停即停,一切都顺其自然。既然走到了“水穷处”,那就坐下来吧!抬头看白云变幻万千,一样享受清静幽寂的山林野趣。自然界的水、云的变化象征着人生变幻莫测,而王维能安然地欣赏它的变化,更加表明了他的淡泊、无欲无求的人生态度,传达出随遇而安的心绪,这就是佛教参禅者所追求的 “随缘任运”境界。 二、诗情画意寄山水

殷璠是这样评价的:“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著壁成绘”。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具有极高的艺术素养。他的山水诗将诗歌与绘画艺术巧妙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田园山水诗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境界。其诗情画意主要体现在动静相衬,声律和谐,色彩空灵这三点上。

1.动静相衬

王维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 ,他的山水诗大多呈现的是一种远离尘嚣,清幽静寂的境界。王维最擅长的动静相衬写法,通过捕捉大自然瞬间变化,将它巧妙融于诗境之中,这样动中有静,以动写静,更加衬托出静谧安宁的意境。就拿《鸟鸣涧》来说,这首诗描写了春山的空旷、清幽之美,然而这种感觉却是通过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景物来表现。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一“惊”一“鸣”,表面上打破了山林的静谧,然而在这鸟儿的扑腾之中,更加衬托山林的幽静与闲适。就在这幽静的意境之中,诗人静静感受到桂花悄悄从枝头落下,一切是那样的富有生机。王维笔下这种写法还有很多,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

响”一句。“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但是一切却是那样的让人舒适:鸟鸣声、松涛声、水流声,给人静静的享受。偶尔传来的“人语”声,表面开来是打破了山林的静,实际上却是用短暂的语,衬托出长久的静。《诗法易简录》是这样评述的:“人语响,是有声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写空山不从无声无色处写,偏从有声有色处写,而愈见其空。严沧浪所谓‘玲珑剔透’者,应推此种。”王维就是在“动”与“静”捕捉、把握中传送着生命的律动。

2.声律和谐

王维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和多种乐器,极高的音乐素养,使得他的诗中流淌出的音乐之美,是那样的明澈纯净,那样自由灵动。

王维对声音的描绘主要集中在自然之音。 王维描摹最多的是鸟鸣,《送梓州李使君》中的“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一句,满山杜鹃的啼叫为朋友的离别凭添了许多忧伤;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句,黄鹂轻快婉转的啼叫让我们感受到雨过天晴的欢畅。 王维的诗中将鸟鸣声、松涛声、水流声,花落声,演奏着一首首动听的小夜曲。“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雨中山果落,花对池中影”等,描述的境界是那样的悠扬舒缓,使人陶醉在这唯美的音画世界之中。《过香积寺》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句,诗人巧妙地用“ 咽”字模拟出流泉在危石中艰难穿行的情景,又与上一句“深山何处钟”所写的隐隐钟声互相呼应,描绘出一个静寂的深山丛林。这一切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觉愈深.”

3. 色彩空灵

“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这句是王维的自述,充分体现了他对自身卓越的绘画才能的自信。的确如此,王维被后人尊为南宗画派之祖。在他的诗中,用唯美的色彩来描绘世间万物,表现诗人的心境。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一句中花瓣的红、柳丝的绿、轻烟的飘渺,将我们带入迷人的田园风光。“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一句,透过丛林的的夕阳余晖和那碧绿的青苔,打破了诗中的静寂,使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日出红湖白,潮来天地青”一句,我们都知道是“红日”,而诗人笔下成了“日白”。 “日白”和“潮青”给人以淡静之感。就在这不经意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淡泊的心情。

尾篇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充满着诗情画意。山川河流雄伟壮观,边关要塞的辽阔;小桥流水的清幽,丛林古寺的静寂,在他的诗中,宛如一幅幅意境深远的优美画卷。王维精通佛理,以禅趣入诗、以禅法入诗,创造出一种心灵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诗话总龟》中说:“顾长康善画而不能诗。杜子美善作诗而不能画。从容二子之间者。王右丞也。 “王维诗,高者似禅,卑者似僧。奉佛之应哉,人心系则难脱。”的确如此,浓郁的诗情画意和深远的佛理禅趣,使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将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祁生贵:《浅析王维诗的禅意特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四期,总第129期, 第98页。

2、程晓晓:《王维山水诗歌中禅意下的绘画艺术分析》,《芒种》,2013年15期,总第438期,第203页。

3、王彦颖:《山水清音 神韵天成——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境与禅境》,《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2010年9月,第30页。

4、单琰譞:《画以诗为魂——浅谈文人画画家王维的诗画交融》,《美术大观》,2010年11期

5、夏敏:《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意蕴》,《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35页。

6、陈铁民:《情景交融与王维对诗歌艺术的贡献》,《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9月,总第33期,第114页。

搜索更多关于: 花鸟空明,吾心似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 花鸟空鸣 吾心似月 ——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姓 名:江湘源 指导教师:罗慧 专 业:汉语言专业 年 级:2013级 层 次:高起本 学习中心:岳阳浏阳学习中心 完成时间:2015年 05 月03 日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花鸟空鸣 吾心似月 ——论王维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摘 要]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充满着诗情画意。山川河流雄伟壮观,边关要塞的辽阔;小桥流水的清幽,丛林古寺的静寂,在他的诗中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