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中医学、中药学本科2003级)
C.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D.亚临床型乙型肝炎 E.原发性丙型肝炎
126.该病痊愈后,机体内针对HBV的保护性抗体可对下列哪种病毒产生免疫保护: A.甲型肝炎病毒 B.丙型肝炎病毒 C.丁型肝炎病毒 D.戊型肝炎病毒 E.庚型肝炎病毒
127.如果另一位黄疸患者的试验结果是:抗-HAVIgM(-);HBsAg(-);抗-HBcIgM(+);
抗-HBs(-),你如何解释这些结果:
A.急性乙型肝炎早期 B.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 C.急性乙型肝炎趋向恢复 D.丙型肝炎 E.慢性乙型肝炎
128.如果另一位黄疸患者的试验结果是:抗-HAVIgM(-);HBsAg(-);抗-HBcIgM(-);
抗-HBs(+),你又如何解释:
A.慢性乙型肝炎 B.急性乙型肝炎窗口期 C.急性乙型肝炎趋向恢复 D.病毒携带者 E.非甲非乙型肝炎
129.对于病史开始描述的关节痛,你的解释是: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病毒直接损伤关节处组织
130. 拉米夫定目前常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其抗病毒作用机制是:
A.阻止病毒吸附 B.干扰前基因组的合成和DNA复制 C.阻止病毒脱壳 D.阻止病毒整合到肝细胞基因组中 E.干扰病毒装配与释放
131.病例中患者很可能是通过以下哪种途径患病的: A.性接触 B.输血 C.共用注射器 D.消化道 E.昆虫叮咬
132.在我国,感染HBV的高危人群主要是:
A.输血中的受血者 B.饮了未经氯气清毒过的水 C.新生儿 D.静脉注射药物者 E.接受放射治疗者
133.该患者痊愈,血清检查结果为:HBsAg和抗-HBc阳性,抗-HBs阴性,极可能发展成: A.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B.肝硬化、肝细胞癌或两者兼有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肝脓肿 E.猪霍乱沙门菌二重感染而导致贫血
病程记录:患者的症状在随后的3d加剧,在后来的2周内逐渐恢复,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而患者的HBsAg在出院后的3、6、12月内仍呈阳性,未检测到抗-HBs。
问题:
134.对上述HBsAg结果,你如何解释:
A.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B.急性乙型肝炎转为慢性肝炎 C.病毒发生变异,导致抗体不能产生 D.肝硬化 E.肝癌
135.如果该患者已怀孕,为保护新生儿不受感染,应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A.新生儿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 B.给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C.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 D.不要哺乳
136.目前常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药物不包括: A.干扰素 B.拉米夫定 C.阿糖腺苷 D.齐多夫定
13
E.中草药
137~140
病史:患者,男性,21岁,因咳嗽、咳痰、发热而入院治疗,静脉滴注第三代头孢菌素,每天6g,连用4d无效。第4d换用林可霉素、病毒唑治疗,患者突然出现寒战、烦躁不安,继而出现意识障碍,开始出现腹泻水样便,逐渐频繁,并见大量白色膜状物。
查体:T40℃,P124次/min,R26次/min,BP9/6KkPa,谵妄,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散在红色斑丘疹,右腋区散在出血点,巩膜无黄染,右上肺少许湿啰音,脑膜刺激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粪便镜检:WBC++/HP,RBC0~2/HP,涂片染色见大量革兰阳性杆菌。 问题:
137.患者最有可能患有什么疾病:
A.休克肺 B.流行性出血热 C.假膜性肠炎 D.细菌性痢疾 E.霍乱
138.引起患者该疾病的病原体是:
A.痢疾志贺菌 B.霍乱弧菌
C.艰难梭菌 D.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E.大肠埃希菌O157∶H7
139.应采取的防治措施中,不包括: A.立即停用目前所用抗生素 B.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 C.滴注第四代头孢菌素 D.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140.治疗该疾病首选抗生素是:
A.甲硝唑或万古霉素 B.诺氟沙星
C.第四代头孢菌素 D.四环素或强力霉素 E.氨基糖苷类
141~144
主诉:男性,20岁,咳嗽数周。
病史:患者是新近来自东南亚的移民,大约在1个月前逐渐开始疲乏,食欲缺乏。过1周左右,他感觉发热并开始咳嗽,起初为干咳,但过去的1周,他每天咳几勺绿色带血丝的痰。在过去的1个月内,他体重减轻了10磅。患者不吸烟,没有接触过工业呼吸道污染物。
查体:T38℃,BP120/70mmHg,P80次/分,R16次/分。患者非急性病病容。右上肺叶可闻及啰音。叩诊无浊音。
实验室检查:血:红细胞压积38%;WBC:11,000,分类:杆状核3%,分叶核63%,淋巴细胞30%,单核细胞4%。胸部X光:右上肺叶后段浸润提示空洞。
痰的革兰染色显示无优势细菌的混合菌群。抗酸染色有大量细长、粉红色杆菌。痰标本送去做培养。
问题:
141.鉴于上述结果,引起该疾病最可能的病原菌是:
A.肺炎支原体 B.流感嗜血杆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大肠埃希菌 E.嗜肺军团菌
142.可用于治疗该疾病的抗菌药物不包括:
A.异烟肼 B.第三代头孢菌素 C.链霉素 D.利福平 E.乙胺丁醇
143.目前常用的该菌快速诊断法是:
A.革兰染色法 B.血清学试验
14
C.核酸杂交技术 D.PCR技术 E.分离培养法
144.目前预防该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A.接种灭活疫苗 B.接种类毒素 C.接种减毒活疫苗 D.接种亚单位疫苗 E.切断传播途径
145~150
病史:某医院收治了一名中年男性“肺炎”患者,经对症处理好转出院。一个月后,又因“感冒引起肺炎”而入院。
查体:体温38.2~39℃间,已持续一周,无明显诱因,乏力,伴有腹泻,后转入传染科治疗。转科不久,医生发现其全身淋巴结肿大,背部出现皮肤卡波氏肉瘤,视力下降,后左眼失明,体重减轻。
+++
实验室检查:CD4T细胞减少,CD4/CD8为0.5(正常范围为1.8~2.2)。
六个月后患者死亡。病史记载患者生前于5年前被派往非洲工作,有不良性行为史,无输血或静脉吸毒史。
问题:
145.患者所患疾病最可能是:
A.肺炎 B.白血病 C.艾滋病 D.肺结核 E.梅毒
146.如果需要从患者体内分离培养病原体,通常不采取哪种标本: A.血液 B.脑脊液 C.精液 D.粪便 E.中枢神经组织细胞
147.确诊该疾病的常用方法是:
A.分离培养病原体 B.ELISA法 C.放射免疫法 D.PCR法 E.Western印迹
148.患者是如何感染上该疾病的:
A.输血 B.呼吸道飞沫传播 C.性交 D.饮用消毒不彻底的水 E.皮肤接触感染
149.近年治疗患者所患疾病常用齐多夫定(ZDV)与indinavir联用,后者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病原体的蛋白水解酶 B.抑制病原体的逆转录酶
C.阻断DNA聚合酶的焦磷酸结合位点
D.作为离子通道阻断剂,阻止病原体侵入易感细胞 E.作为核苷类似物阻断病原体复制
150.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是间质性肺炎,其病原体主要是: A.鼠弓形体 B.隐孢子菌 C.鸟-胞内结核分枝杆菌 D.卡氏肺孢菌 E.巨细胞病毒 一、A型选择题
1、A 2、E 3、C 4、A 5、A 6、B 7、E 8、D 9、C 10、D 11、D 12、E 13、E 14、B 15、B 16、B 17、B 18、C 19、D 20、A 21、B 22、D 23、D 24、A 25、E 26、C 27、B 28、E 29、B 30、E 31、D 32、C 33、C 34、B 35、A 36、C 37、E 38、E 39、C 40、A 41、C 42、C 43、D 44、D 45、E 46、D 47、D 48、D 49、C 50、C 51、D 52、A 53、B 54、C 55、B 56、A 57、D 58、C 59、B 60、D
15
61、D 62、E 63、C 64、A 65、E 66、B 67、A 68、E 69、A 70、E 71、A 72、E 73、D 74、C 75、A 76、A 77、D 78、B 79、C 80、D 81、B 72、A 83、E 84、A 85、B 86、D 87、D 88、B 89、D 90、B 91、D 92、E 93、B 94、B 95、D 96、A 97、D 98、A 99、B 100、D 101、E 102、B 103、E 104、A 105、C 二、B型选择题
106、C 107、E 108、C 109、E 110、B 111、D 112、A 113、C 114、E 115、B 116、E 117、D 118、A 119、B 120、A 121、C 122、E 三、病例分析题
123、E 124、B 125126、C 127、B 128131、A 132、C 133136、D 137、C 138141、C 142、B 143146、D 147、E 148
、A
、E 129、C 130、B 134、A 135、C 139、C 140、D 144、C 145、C 149、A 150、B 、A 、A 、C 、D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