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
预设:这些图形也有大小。
(2)这些图形也有大小,谁来说说它们的面积?
预设:正方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 3.及时练习。
(1)完成第61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为学生提供一个苹果,请学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苹果的面积。
(3)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二)比较面积大小,发展度量意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5 / 9
(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
(课件出示,同时为学生提供下面两个图形的纸片)
(2)学生自主比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
(1)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 (2)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
(3)小结: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3.探讨度量单位,培养度量意识。
(1)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 预设1:学生想到用学过的图形去度量。
预设2:如果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课件出示) (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一摆。 (3)交流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①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
预设1:用圆形作单位。
预设2:用三角形作单位。
预设3:用正方形作单位。
6 / 9
②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考: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如果要准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
预设: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③教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 (三)应用所学,感受单位价值 1.完成第62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2、3题。
7 / 9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教学反思:
面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内容。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习了“周长”,对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及其计算已经掌握。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可以这样来说,《面积》是重点更是难点。
本课教学目标确定的比较准,能够根据学生好动的年龄特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另外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联系身边的事物认识和体会面积。感知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首先从导入这块通过布置劳动任务,让学生引发矛盾,感知面的大小,初步感知面,通过让学生摸一摸,观察感知面的大小,整节课学生都是在摸画中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画字典封面让学生理解封闭图形的面积的概念。在比较面积大小时,对学生布置不够明确,导致学生目标不明确,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 熊主任指出整堂课设计非常好,创设擦黑板擦展板很好,涉及到老师没讲学生就已经知道面积,这时候老师应该表扬鼓励,不必要纠结。学生会描述面积就行,不必非强调表面。 这个是生活中的面积,接下来有一个动作特别好,由实物字典的封面画到黑板上,这就是由生活转到平面,转点很好,很巧妙。刚才已经摸过了,这样过度过来比较自然。可以再加一个侧面引申一步
熊主任点拨比较面积大小时,抓生成不太到位,指出老师应该边演示边叙述,老师的学具袋都有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摆,引领学生去比较大小。但是同时指出也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把一种图形去掉,选择图形去摆,给学生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8 /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