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7:52:24

34.【答案】B

【解析】解:特斯拉工业技术高,引进中国后,能够促进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推动我国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 故选:B。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为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利影响为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臭氧破坏、全球变暖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35.【答案】B

A、【解析】解:该省经济持续发展,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虽下降,

但产值在上升,故A项错误。 B、由图可知该省经济发展较快,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趋于平缓,但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加,第二产业产值应为上升趋势,故B项正确。

C、由图可知,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呈上升趋势,加上经济总量的增加,第三产业产值应在增加,故C项错误。

D、由图可知该省经济发展迅速,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说明该省产业结构变化较大,故D项错误。 故选:B。

曲线图的在读图过程中要注意其变化趋势和拐点,避免选项偷换概念。读图可知,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虽下降,但产值在上升;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加,第二产业产值应为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产值也在增加;综上,该省产业结构变化较大。

本题难度适中,以考查读图能力为主,审题过程中要看清图例,仔细分析变化趋势和拐点,并看清选项中的限定词,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6.【答案】D

【解析】解:该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呈上升趋势,由产值比重变化情况推断产值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1990年前第三产业比重增长较快,1990年后第二产业比重增长较快,结合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故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进该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分别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 故选:D。

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及读图能力。由图可知,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都总体都呈上升趋势,但是阶段变化不同。第二产业比重以1990年为界,1990年之前处于下降趋势,1990年之后处于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则在1990年之前迅速上升,1990年之之后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则持续上升。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了1990年前和1990年后推进该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解题的关键是看清图例,准确提取图示信息,结合所学城市化相关知识得出正确答案。 37.【答案】C

【解析】解:中华水塔三江源主要分布在青海省;长安即现在的西安位于陕西省;水润天府生命之舟在四川省;丝路城歌在甘肃省。各展馆依次对应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西宁、西安、成都、兰州。 故选:C。

青海省的省会为西宁;陕西省的省会为西安;四川省的省会为成都;甘肃省的省会为兰州。

第21页,共24页

考查区域地理知识,解题关键是熟记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根据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38.【答案】C

【解析】解:谚语①“清明时节雨纷纷”描述的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4、5月份,来自南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与冷气团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相遇,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华南准静止锋,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是华南准静止锋导致的; 谚语②“黄梅时节家家雨”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的“雨”指的是南方地区的梅雨;

谚语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描述的是华北平原;这里的“三月无雨旱风起”指的是华北地区的春旱; 谚语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山”指秦岭,该山脉与B淮河组成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分界线,该线是水田旱地分界线; 谚语④“早穿皮袄午穿沙,围着火炉吃西瓜”描述的是西北地区,因为该区域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年温差大和日温差都很大,降水稀少,其主要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根据题意,①②③④描述的分别是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故选:C。

本题考查区域的知识,区域的特征主要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发展水平、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人口、城市化、文化等方面描述。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区域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39.【答案】C

【解析】解:A、读图可知,我国区位指数大致由东南部向西北递减,不符合题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但资源缺乏,不符合题意。

C、乙地区位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最显著的特点是高寒、低压、缺氧;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最显著的特点是干旱,所以,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故正确。

D、丙地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不是交通落后,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区位指数是给定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根据图示的图例位置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区位指数的影响因素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解答。 40.【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知,甲位于珠江三角洲,其区位指数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有发达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网;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人才密集区之一,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科技人才来这里工作、创业,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故选:B。 根据题干可知,区位指数是给定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的原因,属于基础题,根据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41.【答案】解:(1)读图分析可知,流域内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形平缓,流速缓慢。流域面积广阔,支流众多,通航里程长,流经地区人口稠密,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第22页,共24页

(2)根据世界区域地理可知,伏尔加河流域冬季时,降雪量较大,而气温较低,积雪多,春季积雪融化,上游来水量大;伏尔加河上中游地区河流落差小,流速缓慢,且河道弯曲,不利于洪水下泄; 伏尔加河上中游地区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来水量大;春季时,会形成凌汛,冰凌阻塞河道,抬高河流水位。所以伏尔加河上中游地区易发生春洪。 故答案为:

(1)有利:大部分河段流经平原地区,地势平缓,流速缓慢;流域面积较大,支流众多,通航里程长;流经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2)冬季时,降雪量较大,而气温较低,积雪多,春季积雪融化,上游来水量大;伏尔加河上中游地区河流落差小,流速缓慢,且河道弯曲,不利于洪水下泄; 伏尔加河上中游地区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来水量大;春季时,会形成凌汛,冰凌阻塞河道,抬高河流水位。

【解析】(1)河流的航运条件从地形、流量、有无结冰期等自然条件和人口、经济等人文条件分析。

(2)冬季降雪丰富,地形上河道弯曲,有凌汛的条件等造成春汛。

本题以伏尔加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伏尔加河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伏尔加河上中游地区易发生春洪的原因,读图文分析解决问题。

42.【答案】解:(1)①地范围为3000-3500,②地为2000-2500,计算可知①与②的差值为500-1500.读图可知①地积温高,其原因可从其地形地势、受冬季风影响状况等角度分析。

(2)影响粮食单产的因素主要有土壤肥力、热量条件、耕作技术、作物品种等;影响商品率的因素主要有机械化水平、人口数量、耕地规模等因素。东北地区纬度相对较高,热量条件不如低纬地区,一年一熟,因此单产量较低;耕地面积大,地广人稀,另外加之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因此粮食的商品率较高。 故答案为:

C~1500°C; (1)500°

原因:①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①地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①地≥10°C积温高于②地。

(2)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生长期短,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低。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地广人稀(或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占有粮食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所以粮食的商品率高。

【解析】(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人类活动因素等。

(2)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③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和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43.【答案】解:(1)气候特点主要结合气候资料统计图从气温与降水角度分析。读统计图可知,该地气温全年较高,从降水看,季节变化明显,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大坝截流时间选择在3月的原因主要与河流流量大小有关,降水少,流量小,有利于截流,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少。

(2)该工程建设对当地非农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从大坝修建对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大坝修建,能够带动当地建材、交通运输等产业发展;工程建成后提供电力,促进工业发展。从对旅游业的影响来看,工程形成新景观。可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第23页,共24页

(3)将对周围农业区的作物熟制产生怎样的影响。主要从改善灌溉条件对熟制的影响角度考虑。该地降水有旱雨两季,旱季时由于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生产的熟制,而热量条件优越,工程的修建,保障了水资源工业,提高了农作物的熟制。 故答案为:

(1)特点:全年高温。年降水量丰富(约2000mm)。早、雨季分明。

3月及前两个月流域内降水较少。原因:河流处于枯水期。流量较小,可降低截流难度。(保障截流安全。节省截流支出):3月及前两个月降水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少。便于施工。

(2)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带动当地建材、交通运输等产业发展;工程建成后提供电力,促进工业发展;工程形成新景观。可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3)(该工程发挥作用后。)周围农业区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或多熟) 原因:该地热量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一年三熟(或多熟)。但(由于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早季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导致作物只能雨季生长。熟制受到限制。 该工程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调整了降水的季节分配)。早季农作物可以生长。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M坝附近地区的气候特点,气候特点主要结合气候资料统计图从气温与降水角度分析。大坝截流时间选择在3月的原因主要与河流流量大小有关,降水少,流量小,有利于截流,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少。 (2)本题主要考查工程建设对当地非农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主要从大坝修建对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该工程发挥作用后,将对周围农业区的作物熟制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改善灌溉条件对熟制的影响角度考虑。

该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44.【答案】解:(1)读南美洲部分地区图,N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成因是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2)图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虽然纬度较高,但是冬季均温相对偏高,其成因是陆地面积小,受海洋的调节影响大,海洋性强,降温速度慢;沿岸暖流具有增温的作用;地处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 故答案为:(1)温带草原带;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2)陆地面积小,受海洋的调节影响大,海洋性强,降温速度慢;沿岸暖流具有增温的作用;地处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

【解析】(1)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条件的地域组合。但是,某些地区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上述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分异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第24页,共24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4.【答案】B 【解析】解:特斯拉工业技术高,引进中国后,能够促进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推动我国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 故选:B。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为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利影响为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臭氧破坏、全球变暖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35.【答案】B A、【解析】解:该省经济持续发展,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虽下降,但产值在上升,故A项错误。 B、由图可知该省经济发展较快,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趋于平缓,但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加,第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