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年师德师风档案
守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
心理健康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学校要利用好心理咨询室,设立“知心信箱”等为学生咨询解惑。负责心理咨询的教师,要理解、关爱学生,做到师生平等,耐心细致地倾听学生的烦恼,为心里有烦恼的学生说一句安慰的话,为孤独的学生说一句温暖的话,为迷惘的学生说句开导的话,为沮丧的学生说句鼓励的话
1、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学校强调改革教
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倡学生参予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主动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继续探索素质教育科目化与课程化的整和。继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小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继续抓好校容校貌、校风、校纪的建设,重视校园物质文化、活动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四)、抓观念,形成校内合力,构建整体德育
要把德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大力保证德育工作的资源配置,充分体现“德育为首”的理念。要确立全员德育思想,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的德育能力,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的潜移默化作用。明确每一位教师的育人岗位和职责,在校内形成关心支持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要牢固树立德育居素质教育核心地位的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牢固树立德育整体性的观念、牢固树立德育有效性的观念、牢固树立教师是育人关键的观念。
(五)、抓德育科研,走规范化、实效化管理之路
要引导、教育好学生,必须要走近他们、研究他
们,要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来做好德育科研工作。、研究学校,规范德育各项工作。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要坚持以校为本,重视“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以形成本校德育工作的个性和特色。、 研究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取得最大的实效。
(六)、抓机制,形成全员育人良好局面。
学校要健全德育工作管理体制,要切实把德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规划。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要不断完善已有的德育工作制度,以法管德,以章理德,使学校德育进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进一步完善考评激励机制,要建立对教师德育工作的指导与考评制度,要对教师的教书育人,转变差生等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每学期要对教师进行师德考评。要对班主任进行考核,强调班主任工作规范化,完善班主任工作条例,做到月月有考核,期末有总评。
要落实学生行为规范检查制度,完善学生一日常规,以达到激励的效果。 五、年度目标: ――13学年度
研究师德建设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部署学校师德建设工程的各项工作;重点开展宣传发动和思想教育工作,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必要性,研究制订师德的底线要求,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开展师生调研活动,启动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和学生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活动,宣传校内外师德典型和师德先进事迹。
——14学年继续开展师德建设有关系列活动;制订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师德规范,修订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实现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更加深入研究师德建设新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特别在师德建设的奖惩机制和环境建设上有所创新突破;各班可在结合学校的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特色;固化师德建设的理念和行为,探索运行师德建设工作监控体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