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7.年处理小麦24万吨等级专用面粉生产线项目 - 图文
本项目劳动定员200人,厂区有宿舍和食堂,全年生产天数200天。用水量详情见下表: 表17 本项目用水情况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项 目 办公生活 食堂餐饮 清洗废水 润麦用水 绿化用水 数 量 200人 200人 66667m2 1200t/d(小麦) 1000m2 合计 产生系数 130L/人·d 20L/人·d 1.3L/m2·周 25L/t 2L/m2·d 用水量(m3/d) 26 4 12.5 30 2.0 74.5 项目水平衡图见下图: 损失5.2 26 办公生活 损失0.8 4 食堂餐饮 损失2.5 自来水 74.5 12.5 清洗废水 损失30 30 润麦 损失2.0 2.0 绿化用水 10.0 3.2 隔油池 3.2 20.8 34 一体化处理设施 34 小溪河 图4 本项目水平衡图 (单位:m3/d) 绿化用水、润麦用水不排放,其他污水按排污系数按0.80计算,污水排放量为34m3/d(6800m3/a)。根据类比调查,办公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SS、NH3-N,其产生浓度为250mg/L、100mg/L、200mg/L、20mg/L;食堂餐饮废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5、SS、NH3-N、动植物油,其产生浓度为800mg/L、400mg/L、300mg/L、20mg/L、100mg/L;清洗废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SS,其产生浓度为800mg/L、300mg/L。 目前小岗村新农村示范园污水处理厂和园区内污水管网尚未建设完成,企业需自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本项目生活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第24页
(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根据本项目水质特性,建议采用隔油池、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对该项目污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详细工艺流程见图5)。待小岗村新农村示范园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区内污水管网铺设完全之后,项目污水排放执行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 生活污水 清洗废水 调节池 上清液 食堂废水 隔油池 环卫清运 初沉池 格栅 接触氧化池 二沉池 消毒池 污泥池 达标 排放 图5 污水处理设施工艺流程图 废水水质与废水排放标准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表18 本项目污水源强与废水排放标准的比较 单位:mg/L 项 目 办公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浓度 食堂废水污染物产生浓度 清洗废水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一级排放标准 COD 250 800 800 ≤100 BOD5 100 400 / ≤20 SS 200 300 300 ≤70 NH3-N 20 10 / ≤15 动植物油 / 100 / ≤10 食堂污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清洗废水一起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沉淀池污泥需定期清掏,交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经上述治理措施处理后,项目污水排放浓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后排入厂外水渠,最终汇入小溪河。本项目污水源强及排放情况见下表: 表19 本项目污水源强及排放情况 污染源 名称 办公 生活 污水 污水量 (m3/a) 4160m3/a 污染物 名称 COD BOD5 SS NH3-N COD BOD5 SS NH3-N 动植物油 COD BOD5 产生情况 mg/L t/a 250 1.04 100 0.42 200 0.83 20 0.08 800 0.51 400 0.26 300 0.19 10 0.006 100 0.06 800 1.6 300 0.6 拟采取的处理方式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排放情况 mg/L t/a COD:COD:0.473; 69.5; BOD:BOD:9.9; 0.067; SS:47.8; SS:0.325; NH3-N:NH3-N:6.6; 0.045; 动植物动植物油:1.4 油:0.010; 排放 方式 食堂 污水 清洗 废水 640m/a 3隔油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达标后外排最终汇入小溪河 2000m3/a
第25页
三、声环境影响分析 (1)源强及参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来自生产时磨粉机、撞击送粉机、高效振动筛、去石机、风机等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经查阅资料,项目主要设备噪声值见下表。 表20 项目主要设备噪声源强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设备名称 磨粉机 高方平筛 清粉机 撞击送粉机 螺旋输送机 斗式提升机 高效振动筛 去石机 通风设备 噪声源位置 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 噪声性质 机械 噪声 机械 噪声 机械 噪声 机械 噪声 机械 噪声 机械 噪声 机械 噪声 机械 噪声 机械 噪声 源强 84~88 82-86 79~80 90~95 85~88 80-87 94~96 90~95 90~95 控制措施 厂房隔声 基础减振 厂房隔声 基础减振 厂房隔声 基础减振 厂房隔声 基础减振 厂房隔声 基础减振 厂房隔声 基础减振 厂房隔声 基础减振 厂房隔声 基础减振 厂房隔声 基础减振 降噪后源强 64~68 62~66 59~60 70~75 65~68 60~67 74~76 70~75 70~75 以上设备均设置在厂房内,本环评要求企业对生产车间进行隔声,安装双层隔声门窗,敷设隔声材料,高噪声设备底部安装防振垫、消声器,生产时关闭门窗。经上述措施处理后,噪声贡献值将降低20dB(A)以上。将降噪后的源强最大值进行叠加。 计算公式如下: L?10lg?100?1Lii?1n式中:L—— n各声级的能量和(dB(A)); Li——第i个声级的声压级值(dB(A)); N——声源个数。 经叠加计算,本项目生产车间外的综合源强为82dB(A)。 第26页
(2)预测模型及方法 本次噪声影响评价选用点源的噪声预测模式,在声源传播过程中,噪声经过距离衰减和空气吸收后,到达受声点,与本底值进行叠加。本项目只在昼间生产,因此不对夜间进行预测。衰减预测模式如下: LA(r)= LA(r0) -20×Lg(r/r0)-△L 式中: LA(r)——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LA(r0)——声源在参考位置r0的A声级,dB(A); 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 △L——额外衰减值,dB(A)(取8~10dB(A))。 经过上面的叠加计算,本项目生产车间各声源源强到达厂房外时的综合源强值为82dB(A)。根据上述衰减预测模式计算出项目噪声源强传播至厂界四周过程中经距离衰减后的预测值,见表21。当噪声传播至围墙或绿化带时,经过隔挡又可降低10dB(A),所以经过围墙或绿化隔挡后的值为厂界外的实际贡献值,见表21。将本项目噪声贡献值与现状值进行叠加,叠加后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进行比较。本项目只在昼间生产,故本次评价不对项目运营期夜间噪声进行预测。结果见下表: 表21 厂界噪声预测结果 单位:dB(A) 预测点 厂界东侧 厂界南侧 厂界西侧 厂界北侧 噪声源距厂界距离 20 10 200 10 衰减 预测值 56 62 36 62 实际 贡献值 46 52 26 52 现状值 昼间 44.4 48.4 52.0 43.2 叠加值 昼间 48.2 53.6 52.0 52.5 (GB12348-2008) 2类标准 昼间 60 预测结果表明,经设备减振消声,厂房及围墙、绿化的隔声,以及距离的衰减后,本项目四面厂界噪声贡献值与现状值叠加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所以本项目只要严格按照制定的班次生产(白班制),以及本环评提出的噪声防治措施,运营后厂界噪声可以做到达标排放。 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主要固体废弃物主要为:①布袋除尘器收集的麦糠粉尘,产生量475.2t/a;②生
第27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