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诗歌鉴赏(史上最全)
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 例子(1):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诗经.硕鼠》 例子(2):天啊!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 例子(3): 秋,听说你已来到。 21、列锦
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经典的列锦有“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三、表现手法
1、 用典
说明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例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赏析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
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2、联想
说明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例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赏析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3、 想象
说明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例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 赏析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4、衬托 或 烘托
说明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例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赏析 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5、渲染
说明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例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赏析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6、象征
说明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例句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赏析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
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7、对比与对照
说明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例句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赏析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8、抑扬
说明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例句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 《闺怨》)
赏析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9、照应
说明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例句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赏析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10、 动静
说明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例句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赏析 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11、正/侧面描写
说明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例句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赏析 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2、直抒胸臆
说明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例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赏析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13、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说明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例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赏析 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14、托物言志
说明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例句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赏析 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