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卢氏结构科学自修教程

卢氏结构科学自修教程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4:24:00

掖胯之际,脊柱(整个脊柱同时)略一后靠,气自贯指尖, 气贯脚趾,同样以意领气,自命门处下降至脚趾(沿骨髓 而下),这里须注意意识贯注丹田,丹田之气沿足三阴经 下行至涌泉(逆行三阴经),脚掌之气团沿足三阳经返回

丹田,这样往复运动,气在两只脚下及丹田(丹田位置在 肚脐与命门之间,后三分之一处L循环往复,初练时,丹

田温热,经一段时间训练后,丹田气团可以前后翻转开 合,气贯四捎,这也就是内外兼容的过程,内劲在不知不

觉中增长,劲力提高很快,此时可配合“地盘秘功”的训 练,便可造就日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力! 五、平面螺旋训练

下面我们以整体儿防式来重点体会平面螺旋力的训 练,因为侧步的桩形更易形成上肢与下肢高低虚实的矛 盾,所以在脊柱带动下,旋转中就必须注意后胯推动前 5

胯,后肩摧动前肩。此时我们的重心也会相应地在运时 中出现“前三后七”和“前七后三”的动力转换,上肢间却

也会随之产生“撑三抱七”和“撑七抱三”的力量转换成 此反复运动,直至三七转换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接着

我们就要求加快关节旋转的频率,力求在速动中保持站 桩状态下的六面争力,匀速的缓慢转动是为了体会间架

动转的拉伸范围,当这个范围获得了成功的达标之后,速 动就是通过加速的原理,深层刺激间架拉伸运动轨迹,磨

合关节与关节之间、筋膜与筋膜之间、肌肉与肌肉之间的 收缩、放长的转换频率。大家知道在一定条件下速度就

是力量,让我们加快摇旋的动转频率,体会一下螺旋力在 动态应用中的实际效果,我们可以让伙伴在自身鼓胀的

间架上用力推撞,会发现,由于三角支撑和斜面的角度, 在360°的旋转中能产生强大的切削劲力、离心力和向心 力。所以伙伴给干的每一个力都会被抑制或化解。这就 是螺旋力已形成并初具规模。而初步的匀速旋转就是内 家的试力法。由此我们认为,试力与发力的区别就是慢

动与速动的关系,而无论慢动还是速动都是以桩动为核 心,以整体原则为根本的运动模式,通过以上平面螺旋训

练,各位武友、会充分认识到,螺旋力的各项训练步骤, 实际上就是如何把一个相对静态的桩架在绝对动态中得

以体现,而探讨技击的意义就是:明确在整体观念的指导 下如何体现运动的方法和优越性能。因而当我们在技击

桩状态下,体会出平面螺旋训练的重要性之后,就必须进 一步去了解四肢与躯干在其他外形动作中的螺旋功能。

螺旋力训练的其他动态模式,笔者将在(华夏武学精髓训 练教程》一书中给广大武友一个更圆满的解答。 第二节 抟气大法

抟气桩是在浑圆桩的基础上,侧重于上肢的双臂与 后背肌肉关节的拉伸量,其形体模式为双臂肘关节角度

增大至120°一150°之间定位,这样训练的结果是椭圆的 平衡,也是在夹马桩(见(六面整体浑圆力科学训练教程)

一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桩法,其目的是为了将气抟 住,便于在激烈的打斗中保持体力,减少消耗,抟气桩的 训练是卢氏结构最重要的桩法之一。

抟气桩是在浑圆桩的基础上,双臂向内翻,双掌心向 对,向前方推出至大小臂夹角为120°一150°之间,指尖高

于眉齐,眼光从双手虎口之间向前上方望出,凝神定意, 神光内敛,眼前景物如被轻雾所遮,十指涨起虎口撑圆。

肩撑肘横、胸窝内涵、颈椎后领、大椎上拔、涨腰实腹、隔 肌放松、鼻吸口呼、胯根内裹,两膝前顶上提、圆裆、敛臀,

尾骨内卷、脊柱后绷十趾抓地,足心内涵,足背拱顶,使足 背、膝、胯、腰、肩、肘、小臂及整体,如涨满之弓,蓄势待

发,此即“一身备五弓”的真正涵义。此功至关重要,自学 颇为不易(其诀窍非面授不易说清)。(如图22)

桩法要领,正是萧海波先生所言:“上不散拢胸抱手, 中不散神清意明,下不散圆裆合胯。” 第三节 起拔桩功 (中国内家武学核心机密功法)

起拔桩功,是中国内家拳法的上乘功法之一。它是 将中国原传武学中的各步真传功法之精髓,有机的融合 在一起的特殊功法,是内家武学的“不传之秘”。历代一 线单传,名家著作亦多无记载,,或一笔带过,很难引起学 者足够的重况 为了使广大武友,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

使自身功力得以升华,特将本功全盘披露!愿真正有志 于深造中国内家武学的热血志士,早日学有所成f 正面浑圆桩修炼二月左右,整体劲力基本形成后即 可练习本功。此功练之日久(四月左右),能蓄养自身真 气,温养肌肉筋健,使百脉流通,并可产生拳术中的精神

和力量,尤其可锻炼出技击中一触即发人于丈外的弹抖 力和无坚不摧的整体劲力!此功实属是修习内家武学之

法要,然必须有一定的桩功基础方能练习,否则易于产生 弊病(如“三窝弊气”等)学此功者不可不知! 练功方法:两脚平行而立,略宽于肩,腿部略有弯曲,

头直项竖,目光远望,腰与背基本成一直线(脊柱拉伸定 位)空胸实腹,肩撑肘横,双臂环抱如浑圆桩态,然后双

臂内裹,掌心下按,大椎上拔带动脊柱节节拉开,尾骨同 时内卷而后坐,双胯内裹而外撑,膝部前顶而上提,同时

肩撑而肘横;其作用是通过脊柱及全身各部位之争拉,使 原有的桩法间架更大的向空间延伸,此即桩中之涨,外在

形式是紧,当涨(紧老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不由自主的缩 (松)这就是阴阳互换的表现,因为我们有着强烈的起拔

放长的意念,故松很快又变成涨,此时,我们要注意把握 意念的尺度,使其“无过亦无不及”,这就使我们的桩在一

定范围内,开始有节律的涨缩、缩涨。外形上可以允许微 动,但要保持桩功涨缩有节的原则,如此一松一紧交替运

动,练此功法时,要做到目光平视而远望,两眼内敛而藏 神(视眼前景物如轻雾所遮),周身上下要紧而不僵,松而

不懈、气魄要宏伟、精神要舒放,自觉周身细微之毛发都 能与空气产生呼应。意念中,两小腿如被泥土掩埋,并有

破土欲出之意,以配合双手下按,身形有拔地欲飞之势。 本功修习一月后可加如下意念:设想自己双脚十趾 筋骨象参天大树之根,向地下四面八方无限扩展延伸,身

躯的筋骨向宇宙的四方扩展,头刺蓝天,双手十指象大树 之枝干刺破宇宙,似乎全身筋骨都要扩充到宇宙之外去,

然而宇宙又竭尽全力包罗全身筋骨,不让其冲出罗网,但 最终全身的筋骨还是刺破了宇宙,此模式内在效应是进

一步的伸筋拔骨。当全身筋骨刺破宇宙后,应逐渐将全 身筋骨回收,然宇宙却全方位(立体)地将筋骨吸引住,不

让其回收,但意念最终却全力将筋骨收回到宇宙之中心 (即人体的总重心),如此循环往复。切记:这一切都是在

微意(无念)当中去体认,用意念支配筋骨身体来做功,即 是形神合一的过程,久而久之,则将意到气到、力到,本能 自然,“一触即爆发,炸力无断续”的良质良能,不期而自 至矣!练至高境界(约十个月左右),无需用意练功。即能

感到自身与宇宙间物质内外自行交换,一切力量来自于 宇宙之中!此时如有外物袭来,一触我身即跌于丈外。

“一经触觉,立即紧张,如同火药爆炸状,炸力发出意不 亡,无形机变却又深深暗中藏”即指此而言。 练习本功最好与呼吸配合,吸气时小腹内收(但不许

折腹)提肛缩肾,微向外张(不可向上提,胸部放松,勿有 起伏)将气提到中脘,双手复原(但要肩撑肘横),呼气时

小腹放松,外凸,会阴仍要微微提住,以意引气达于四梢, 双脚则五趾抓地,初练时,躯干因从未进行过训练,拉伸

量很小,外形甚微,随着功夫的增长,脊柱和躯干和肌肉 群的拉伸量都会增大,外形可看出如弹簧般的升降开合。

大椎上拔时,尾阎不能随之而起,否则就成了外形的起伏 而失去了内在的要领。训练时还应注意,在脊柱上拔时,

双膝会随之略起,但不可失去前顶后拉之意力要求,同时 还要加大其前后争拉的意力,使下肢加强分争,其内在的

要求是:大椎上拔和尾阎下坐产生矛盾拉伸,同双肘横撑 拧翻横向矛盾拉伸形成十字的拉伸运动,从而使躯干的

各部肌肉同时得到连结放长的训练,同时四肢各部也是 在桩的矛盾要领下而都在拉长,这就是整体的紧,即放松

后的整体连续放长训练。如此练不了多久,自己就会明 显地感觉到:双腿前节有力,腿肚子很沉,双脚有入地之

感,每一动作力之源都在脚跟,经踝骨沿腿而上两膝有 力,但大腿与腰胯则松快自如,自腰以上,各处都轻松而

灵活,动作时周身灵敏迅速,整个身子好象一根鞭子,鞭 把在腿,鞭杆在脊柱,两臂如鞭梢,此后,不论任何动作发

劲都显得凌厉无比!如按王者之威,霸主气势,拳脚未 到,杀气已笼罩敌身!攻击心态一起,双目中精光暴长,

阴冷中透出一股杀机,令人胆颤心寒!不敢踏进半步! 易犯错误: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练功中间架整体 撑涨之时,双肩和胸部易出现反作用力,即僵滞憋气的现

象,此现象是残余的拙力运动,其破坏不仅是产生杀生恶 果,而且破坏整体六面放长效果(阻碍整体劲力的贯通),

要知道紧是六面浑圆放长,僵是肌肉回缩,所以放长时应 首先做到三窝放松,此即紧中求松。在三窝放松后,六面

已经拉伸的肌肉也会自然地随之松回,所以还要在松开 的前提下,使之放长(此即松中求紧)。练习本功,首要注

意的问题就是三窝放松,呼吸自然。由于大椎上拔时最 易出现弊气身僵的反作用力,此时的要求是后(阳面)升

前(阴面)降,即后背绷起而上拔,而气不能随之上浮,如 上浮,要立即纠正(参考呼吸方法)使之下沉,沉不是用力

下压,而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好象物体在静水中,随着 地心引力,徐徐下降,松静自然,毫无勉强之意。归于自 然。

搜索更多关于: 卢氏结构科学自修教程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掖胯之际,脊柱(整个脊柱同时)略一后靠,气自贯指尖, 气贯脚趾,同样以意领气,自命门处下降至脚趾(沿骨髓 而下),这里须注意意识贯注丹田,丹田之气沿足三阴经 下行至涌泉(逆行三阴经),脚掌之气团沿足三阳经返回 丹田,这样往复运动,气在两只脚下及丹田(丹田位置在 肚脐与命门之间,后三分之一处L循环往复,初练时,丹 田温热,经一段时间训练后,丹田气团可以前后翻转开 合,气贯四捎,这也就是内外兼容的过程,内劲在不知不 觉中增长,劲力提高很快,此时可配合“地盘秘功”的训 练,便可造就日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力! 五、平面螺旋训练 下面我们以整体儿防式来重点体会平面螺旋力的训 练,因为侧步的桩形更易形成上肢与下肢高低虚实的矛 盾,所以在脊柱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