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专用)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考点80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试题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微考点80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一、单项选择题
1.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C.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馏、分液 D.蒸馏、萃取、分液
2.(2017·丰县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下列各选顶中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3.(2016·阜宁中学高三上学期三模)下列物质的除杂方案正确的是( )
被提纯的物选项 质 饱和Na2CO3 A B C D 4.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5.(2017·徐州月考)下列除杂试剂的选择和除杂后检验杂质是否除尽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1
除杂方杂质 除杂试剂 法 SO2(g) 溶液、浓H2SO4 Fe(aq) KNO3(s) Ag(s) 3+CO2(g) NH4Cl(aq) NaCl(s) Cu(s) 洗气 NaOH溶液 AgNO3溶液 CuSO4 过滤 过滤 电解法 物质 BaSO4 CO2 乙酸乙酯 蛋白质 杂质 BaCO3 SO2 乙酸 葡萄糖 试剂 水 饱和Na2CO3溶液 稀NaOH溶液 提纯方法 溶解、过滤、洗涤 洗气 混合振荡、 静置分液 浓(NH4)2SO4溶液 盐析、过滤、洗涤 ( ) 选项 A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CO2(SO2) 除杂试剂 饱和NaHSO3溶液 入品红溶液 取少量溶液,加入 B C D 6.(2017·盐城一调)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方法:①称取3 g干海带,用刷子把干海带表面的附着物刷净;②将海带剪碎,用酒精润湿(便于灼烧)后,放在坩埚中;③用酒精灯灼烧盛有海带的坩埚,至海带完全成灰,停止加热,冷却;④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10 mL蒸馏水,搅拌,煮沸2~3 min,使可溶物溶解,过滤;⑤向滤液中滴入几滴硫酸,再加入约1 mL H2O2溶液,观察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也可以用水洗涤除去海带表面的附着物 B.步骤④过滤操作需要两种玻璃仪器
C.步骤⑤所得的溶液中加入淀粉可看到溶液变为蓝色 D.通过以上①~⑤步骤即可得到高纯度的I2 二、不定项选择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液、②过滤、③分馏、④重结晶都是混合物分离常用方法,其中根据粒子大小分离的只有②
B.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可准确称取10 g 硫酸铜晶体溶于90 g水中 C.中和滴定时,滴定前滴定管洗净后不需要烘干 D.可用如图装置干燥、储存并吸收多余的HCl气体 8.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NaHCO3溶液(Na2CO3) NO(NO2) 乙烷(乙烯) 过量CO2 Ca (OH)2溶液,观察现象 水 酸性KMnO4溶液 入溴水 观察颜色 将已除杂质的少量气体通检验方法 将已除杂质的少量气体通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2
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 ④用加热的方法提取NH4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碘; ⑤用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⑥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中含碘; ⑦用纯碱溶液洗涤餐具;
⑧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⑨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A.①④⑤⑨ C.②③⑤⑧ 三、非选择题
9.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和胆矾晶体,以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其实验方案如下:
B.②③⑤⑦ D.②③⑤⑥⑦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用的器材已有:滤纸、铁架台、铁圈和烧杯,还要补充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滤液A制得AlCl3溶液有途径Ⅰ和Ⅱ两条,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滤液E中得到绿矾晶体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应用十分广泛。在滤渣F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来制取胆矾晶体是一种绿色工艺,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答案精析
1.C [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是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②39%的乙醇溶液,乙醇与水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采用加生石灰后蒸馏的方法;③氯化钠和溴在水中和在其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采用萃取的方法。]
2.D [碳酸氢钠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A正确;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通入过量的CO2可除杂,B正确;氧化钠不稳定,加热能生成过氧化钠,所以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能除去过氧化钠粉末中的氧化钠,C正确;二者均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将原物质反应掉,不能除杂,D错误。]
3.D [饱和碳酸钠溶液也吸收CO2,应该用碳酸氢钠饱和溶液,A错误;应该用氨水,B错误;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不能除去硝酸钾,C错误;粗铜中含有杂质,可以用电解法提纯,D正确。]
4.D [BaSO4和BaCO3都不溶于水,过滤不能将二者分离,A错误;CO2和SO2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B错误;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C错误;蛋白质在浓(NH4)2SO4溶液中盐析,葡萄糖溶于浓(NH4)2SO4溶液,可用盐析、过滤、洗涤的方法分离,D正确。]
5.C [CO2中的SO2应通入溴水或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除去,再通入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除尽,用饱和NaHSO3溶液不能除去SO2,A错误;NaHCO3溶液中的Na2CO3通入过量CO2除去,再取少量溶液,加入C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来判断Na2CO3是否除尽,B错误;NO中的NO2通入水中可与水反应除去,C正确;乙烯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产生CO2,引入新杂质,D错误。]
6.C [用水洗含碘离子的盐溶解而损失碘,则不能用水洗涤除去海带表面的附着物,A错误;步骤④过滤,需要漏斗、烧杯、玻璃棒,需要三种玻璃仪器,B错误;步骤⑤所得的溶液中碘离子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碘单质,则加入淀粉可看到蓝色现象,C正确;①~⑤步骤只得到碘水,还需要萃取、蒸馏获得碘单质,D错误。]
7.AC [过滤是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根据是粒子大小,A正确;硫酸铜晶体含有结晶水,故称取10 g硫酸铜晶体溶于90 g水中所得的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B错误;中和滴定时,滴定前滴定管不需要烘干,但需要用待装的液体润洗,C正确;用排空气法收集氯化氢时,由于氯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左侧用长导管,右侧用短导管,D错误。] 8.B [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此反应是可逆反应,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①错误; HCl极易溶于水,Cl2+H2O
H+Cl+HClO,饱和食盐水能降低氯气的溶解度,②正确;亚
+
-
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③正确; NH4Cl不稳定受热易分解,遇冷重新生成NH4Cl,碘单质易升华,不用加热除去杂质,④错误;醋中含有
4
乙酸,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蛋壳溶于醋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⑤正确;加碘盐中的碘以IO3形式存在,不存在碘单质,不能检验,⑥错误;油脂在碱性溶液中水解,会转变成可溶性物质,⑦正确;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不能搅拌,防止把滤纸弄破,⑧错误;引入新杂质Cl,⑨错误。] 9.(1)玻璃棒、漏斗
(2)Ⅱ 因为滤液A是偏铝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按途径Ⅰ直接向A中加入足量盐酸得到的AlCl3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杂质;按途径Ⅱ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得到Al(OH)3沉淀,将Al(OH)3溶解于盐酸中得到的是纯净的AlCl3溶液 (3)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过滤 (4)Cu+H2SO4+3H2O+H2O2===CuSO4·5H2O
解析 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加入氢氧化钠溶解,只有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所以滤渣B为铁和铜,再经稀硫酸反应过滤的滤液为氯化亚铁,进一步转化成绿矾,滤渣F为铜单质,进一步转化成胆矾;滤液A则为偏铝酸钠、烧碱溶液,加过量盐酸经途径Ⅰ生成氯化铝溶液,而滤液A通足量气体C经途径Ⅱ生成沉淀D,根据氢氧化铝只溶于强酸、强碱,所以气体C为二氧化碳,沉淀D为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溶液。(1)根据以上分析,该流程需要过滤操作,所以还需的玻璃仪器为玻璃棒、漏斗。(2)途径Ⅰ偏铝酸钠和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氯化钠的混合物,而途径Ⅱ向偏铝酸钠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会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铝沉淀,再用盐酸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只有氯化铝,所以途径Ⅱ更合理。(3)用混合液来制备绿矾时应先将溶液加热浓缩,然后冷却结晶,过滤即可得到绿矾。(4)滤渣F是金属铜,Cu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可以制备胆矾晶体,反应方程式为Cu+H2SO4+3H2O+H2O2===CuSO4·5H2O。
-
-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