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析中国汽车金融业现状及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中国汽车金融业现状及发展
作者:贾腾
来源:《经济视野》2015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金融机构对汽车产业的推动作用日益得到关注。我国汽车金融机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汽车金融业主体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导,其他汽车金融机构为辅的格局。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汽车金融业发展时间较短,存在行业风险水平高、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积极学习国外先进营运模式和产品模式,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汽车金融业 汽车金融公司 对策
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76%和
13.87%。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上升推动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一大重要支柱产业。同时,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为汽车金融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国外汽车金融业发展状况
1913年第一家汽车按揭贷款公司在美国旧金山成立,标志着汽车金融服务业务的出现。1919年通用汽车成立票据承兑公司专门为其汽车销售进行服务,因此通用汽车一举超越福特汽车公司,成为汽车市场份额的最大占有者。西方汽车金融机构已经经历了一百年的发展历程,探索出一套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呈现出现代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特点,形成包括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汽车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在内的金融主体。
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汽车业强国都对汽车金融公司做了区别于银行的明确定位,其汽车金融服务模式的特点具有一定代表性。以美国汽车金融模式为例,在美国的法规中明确规定汽车金融公司的定位是提供汽车消费、流通及售后阶段的金融服务,从而避免了与其他金融机构发生冲突。但随着美国1999年混业经营的实行,汽车服务业也开始尝试新业务。美国汽车金融服务模式以从业机构众多、业务范围广泛、风险管理措施完善为特征,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模式。直接融资是消费者直接向汽车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服务机构贷款;间接融资是经销商将与消费者签订的分期付款合同转卖给汽车金融公司或银行。在美国金融服务模式中,分期付款零售、融资租赁、信托租赁、汽车分期付款合同转让与再融资等融资方式为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以及最终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服务。 二、中国汽车金融业发展历程
从1987年到1999年,我国汽车金融业进入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一些银行探索性地推出汽车金融服务,随后被取消。1993年,北方兵工汽贸公司第一次提出分期付款购车的概念。1995年,为刺激汽车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上汽集团与国内金融机构联合推出汽车贷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