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版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精排]

教科版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资料[精排]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19:36

小学毕业班科学复习资料

温馨寄语:同学们,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们就要小学毕业了,现在我们要对小学阶段的科学

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请同学们认真复习,背背概念和知识点,有的还要理解。祝你们成功!

一、生命世界

1. 植物的特征

·凤仙花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养料输送到叶、花、果,又能把叶上的养料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有些植物的茎还有繁殖的作用。植物的茎分为直立茎(向日葵)、匍匐茎(番薯)、攀援茎(葡萄)、缠绕茎(牵牛花)。

·人们根据植物茎的软硬程度把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一片完整的叶具有共同的构造,包括叶片和叶柄两部分。叶片中有叶脉,它是输送水分和养料的管道。叶片表面有气孔,气体从气孔自由地进出叶片。叶具有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并释放氧气,称为光合作用。公式为:

绿叶+水+二氧化碳——阳光氧气+养料

·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 果实一般是由果皮和种子构成的。有肉果和干果。

·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胚根将来长成植物的根,胚芽将来长成茎和叶。

·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有利用风力(如蒲公英、臭椿、枫树、松树)、利用动物(如苍耳、鬼针草、山楂、葡萄)、利用弹力或喷射作用(如凤仙花、喷瓜)、利用水流(如莲蓬、椰子)。

·开花植物的生长主要经历了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主要过程。

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1)种子繁殖:利用种子来进行繁殖的;(2)营养繁殖:由茎和根来进行繁殖(如番薯用块根进行繁殖;水仙花、甘蔗、马铃薯、大蒜、洋葱、姜是用茎来进行繁殖;芦苇、狗尾巴草用地下根茎进行繁殖。);(3)扦插:直接从茎上剪下一段枝条,插在土里进行繁殖(如葡萄、石榴、杨柳)。 2. 动物的特征

·蚕是从蚕卵里孵出来的。刚孵出的小蚕称为“蚁蚕”。 ·蚕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吐丝结茧,变成蛹。

·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 ·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昆虫的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有翅或翅退化。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部有一对触角。

蜗牛的触角是来辨别和寻找食物。

鱼靠着鳍和身体的摆动在水中自由地游泳,鱼是靠鳃呼吸的。

·鲫鱼的身体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身上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动物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形态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变态。

1 / 6

幼体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岸上生活,用肺呼吸的动物,叫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蝾螈等。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都是卵生动物,哺乳动物是胎生动物。此外其他的繁殖方式有分裂(如草履虫、变形虫)、出芽(珊瑚)。

·各种动物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 3. 生物及其环境

·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自然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生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它们的后代。 ·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肥料等。 ·生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食物链是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它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如:稻谷——老鼠——蛇——老鹰中,稻谷是生产者,其它三种都是消费者。

·许多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

·在一定环境中生存的各种动植物,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群落。 ·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非生物之间形成一种稳定和谐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生物的进化的两条规律:①一般从水生到陆地,从结构简单到结构复杂,从低级到高级;②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能够适应环境的生物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就会消亡。地球上最先出现的生命是单细胞藻类和菌类。

(二)物质世界之物质变化

1. 水及其变化

·水是一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液体。 ·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多少。

·水降到0℃时会开始凝固成冰。固态的冰升到0℃时会开始融化成水。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之后会凝结成小水滴。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

·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自然界是的雾、云、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形态。 2. 物质的溶解

·食盐、白糖等固体物质的颗粒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称为晶体。

·物体在水中溶解后就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稳定地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水能溶解一些固体、液体,也能溶解一定的气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物质在水中溶解速度有快有慢,受到颗粒大小、水的温度及是否搅拌三个因素的影响。 ·同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定的。 ·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可以采用蒸发水分的方式分离出来。 3. 物体的运动和力

2 / 6

由于地球的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下的力叫重力。 ·橡皮筋、弹簧等物体被拉长或绞紧时会产生弹力。

·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气球动力小车是被反冲力推动而前进的。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长度就越长。弹簧秤又叫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力的大小用“牛顿”来表示。

·运动的物体因为摩擦而受到的阻力称为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状况、运动物体的重量等因素有关。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一定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摩擦力在生活中有利也有害。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减小它。

物体具有保持原有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4. 工具和机械

·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的相对位置有关。

·杠杆按是否能省力可分成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杠杆不仅省力,还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轮轴由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而组成的简单机械,在轮上用力可以省力。斜面也是一种能省力的简单机械。

·滑轮有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类。定滑轮不省力但可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能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在提升重物时,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自行车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简单机械,并通过不同的传动方式传递力量。 5.物质的变化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和金属金属光泽等属性。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以后,会产生新物质——二氧化碳。 ·铁会生锈,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铁生锈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人们通过涂油漆、制成合金等方法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三)物质世界之能量表现形式

1. 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常用单位是分贝。音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音高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6米/秒。

·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使鼓膜产生振动,通过神经传到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 2. 光

·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空气中光速是30万千米/秒。

3 / 6

·光遇到物体后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阳光下的物体温度与物体受到的光照强度有关。光线越强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人们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将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阳光下的物体温度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光照的角度有关。 ·物体的颜色越浅、表面越光滑、光照的角度越斜,温度就越低。 ·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3. 电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有正电“+”和负电 “-”两种;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 ·从电源中流出的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就会发光。

·导线、电池(电源)和小灯泡(用电器)可以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叫做电路。

·容易导电的物体称导体;不·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电路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串4. 热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物体温度的上升或下降,说少。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为水沸腾的温度为100℃。

容易导电的物体称绝缘体。 断的元件。

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 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明了物体的热量在增加或减37℃、水结冰的温度为0℃、

·水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水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空气以及许多液体、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这种传热的方式叫热传递。

·不同的物体传热性能是不同的。金属的传热性能比较好,但保温性能较差。 ·各种不同材料的吸热和散热能力是不同的。 5. 磁

·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多块磁铁组合在一起,磁铁的磁力会发生变化。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磁铁摩擦钢针能使钢针具有磁性,这个过程叫磁化。 6. 能量转化

·通电后的导线会产生磁力,能使指南针的磁针产生偏转。

·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的。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绕线方向有关。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通过增加线圈的圈数、电池的数量能够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电动机是利用电产生磁以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原理产生动力的。

·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

4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小学毕业班科学复习资料 温馨寄语:同学们,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们就要小学毕业了,现在我们要对小学阶段的科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请同学们认真复习,背背概念和知识点,有的还要理解。祝你们成功! 一、生命世界 1. 植物的特征 ·凤仙花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能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养料输送到叶、花、果,又能把叶上的养料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有些植物的茎还有繁殖的作用。植物的茎分为直立茎(向日葵)、匍匐茎(番薯)、攀援茎(葡萄)、缠绕茎(牵牛花)。 ·人们根据植物茎的软硬程度把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一片完整的叶具有共同的构造,包括叶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