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0年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综合真题
30.使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的毒物是
A. CO、CO2 B.HCN、HCL C.HCN、SO2 D.SO2、NO2 E.H2S、HCN
31.2003年和2007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应采用下列哪种图表示 A. 复式直条图 B. 百分条图 C. 线图 D. 半对数线图 E. 直方图
32.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下列哪个指标为好
A. 四分位数间距 B. 标准差 C. 变异系数 D. 方差 E. 标准误
33.两小样本数值变量资料比较的假设检验,首先应考虑的检验方法是 A. t检验 B. U检验 C. 秩和检验 D. t检验和秩和检验均可 E. 看资料是符合t检验还是秩和检验的条件
34.用某新药治疗急性腹泻病人50例,一周后痊愈45例,由此可以认为
A. 新药疗效好 B. 此新药只有近期疗效 C. 无对照而不能说明疗效如何 D. 治疗例数少而不能说明疗效如何 E. 以上均不正确
35.为了了解某校锡克试验的阳性率,研究者从全校80个班中随机抽取8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中得所有学生,问此种抽样方法属于
A. 单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E. 以上都不是
36.寿命表中10岁尚存人数与下列哪组人口死亡率有关
A. 10岁组 B. 10岁以前各组 C. 9岁以后各组 D. 10岁以后各组 E.11岁以后各组
37.一个地区某病死因顺位提前说明
A. 该病死亡数增多 B. 该病死亡率增高 C. 该病死因构成比增大 D.该病标化死亡率增加 E. 以上都不是
38.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39,P>0.05,说明两个变量之间
A. 有相关关系 B. 有数量关系 C. 有伴随关系 D. 无相关关系 E. 没有关系
39.为了使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同时减少,可采取有效措施是 A. 提高显著水平 B. 增加样本含量 C. 降低实验误差 D. 增加人员和设备 E. 加强人员培训
40.关于随机抽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机抽样即随机抽取个体
B. 研究者在随机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具代表性
C. 遵循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观察单位,使样本较好的代表总体特征 D. 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E.只要是采用随机化抽样,样本含量可大可小
41.使用一种只能预防死亡,但不能使该病康复的新疗法,以下情况将会出现 A. 疾病患病率将减少 B. 疾病患病率将会增加 C. 疾病的发病率将减少
D. 疾病的发病率将会增加 E. 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将会减少
42.为了探讨某一疾病在不同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差异是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所致,常用 A.遗传流行病方法 B. 血清流行病学方法 C. 移民流行病学方法 D. 描述流行病学方法 E,. 理论流行病学方法
43.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流行病学三角模型把病因作为系统中的一个独立成分加以阐述,但事实是,病因是蕴藏在环境中的一个因素
B. 病因网的基本观点是,疾病的发生并非归因于单个的病因,而是一连串病因的结果 C. 轮状模型是用来说明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方法
D. 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外围的远因与致病机制的近因 E. 宿主、环境、病因构成了流行病学三角模型
44.接基层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称某地伤寒爆发,流行病学医生到现场首要的工作是
A. 确定首发病例时间 B. 追踪传染源 C. 隔离传染源 D. 迅速查明爆发原因 E.以上都不是
45.为了提高诊断结果的阳性预测值,最有效的办法是
A. 他搞方法的灵敏度 B. 采用联合串联试验 C. 提高阴性预测值 D. 采用双盲 E. 正确选择病例
46.病例组的的暴露史的比例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则
A. 暴露与疾病有因果关系 B. 暴露是疾病的原因 C. 该病是由于这种暴露引起的 D. 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 E. 该病与暴露无联系
47.下列哪个论点不正确
A. 某病虽呈家族聚集性,病因不一定是传染性的 B. 采用双盲法,是避免观察者与被检查者的偏见 C. 前瞻性调查是从因到果的调查方法
D. 回顾性调查资料分析时,再多项调查因素中,应注意队混杂因子进行处理 E. 分级分析可以更好地控制混杂
48.免疫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是
A. 患病率 B. 发病率 C. 死亡率 D. 保护率 E. 特异危险度
49.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单位是
A. 疫点 B. 疫区 C. 疫源地 D. 家庭 E. 团社
50某大医院的恶性肿瘤住院病人中,于某段时间内突然发生大量猪沙门菌感染腹泻。某医院调查了这些有腹泻感染史的病例,同时也调查了无该腹泻感染史的其他恶性肿瘤病人的历史,结果发现腹泻感染与接收输入血小板有关,该研究属于 A. 描述性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前瞻性队列研究 D. 历史性队列研究 E. 临床试验研究
四、问答题
1、试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及其对健康的危害(8分)
2、试述评价大气污染物对肺脏毒性作用常用的体外实验方法(6分)
3、中国人常缺乏的营养素有哪些?如何指导居民食物选择?(7分)
4、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指标的内容和卫生学意义?(7分)
5、试述影响尘肺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7分)
6、试述刺激性气体引起肺水肿的机理(7分)
7、何谓混杂偏倚?如何对混杂偏倚进行测量?(8分)
8、如果你是一名CDC的工作人员,当你接到以下报告(内容:某小学的105名学生进行了甲肝疫苗预防接种,有26名小学生接种后,出现头晕、胸闷、恶心、乏力、肢体麻木等症状)。请问这是怎样的事件?你将如何调查和处理?(10分)
五、计算题(18分)
1、有关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的资料显示,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为Ie=96/10万,非吸烟组肺癌年死亡率Io=7/10万,全人群中肺癌年死亡率为It=56/10万,请计算RR、AR、AR%、PAR、PAR%,并分析各指标的流行病学意义。(10分) 2、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对164例曾用过洋地黄与51例未用过洋地黄的肺心病患者做心电图检查,结果见下表,试问两组病人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8分)
洋地黄用药史 曾用药组 未用药组 合计
心律失常例数
81 19 10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