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贡市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自贡市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掌握自贡市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总结应对经验。方法 利用2004-2010年自贡市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0年自贡市学校和幼托机构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3起,占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51.81%,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主要发生在防控措施和免疫屏障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的乡小学。结论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构成自贡市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体,应做好学校和幼托机构的疾病监测及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为了解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别以及发生、分布的特点,探索其主要影响因素,现对2004-2010年自贡市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为强化应对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单位: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自贡 643000) 作者简介:李群(1961-),男,研究生,副主任医师,流行病学 1 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4-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 对象与方法 2004-2010年发生在自贡市学校和幼托机构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于研究的对象。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2004-2010年自贡市累计报告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3起,占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51.81%(表1)。
2.2.3学校和幼托机构类型 2004-2010年自贡市学校和幼托机构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乡小学报告最多,占62.79%,其后依次是县中学(9.30%)、乡中学(6.98%)、县小学(6.98%)、其它学校(4.65%)、市中学(4.65%)、幼托机构(2.33%)、市小学(2.33%)。
2.2.4时间分布 2004-2010年自贡市学校和幼托机构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12月均有报告,以4-6月和9月居多,(表4)。
2.2.6事件分级 2004-2009年自贡市学校和幼托机构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构成一般事件的35起,占83.33%,其余均为未分级事件。 3 讨论
学校和幼托机构是儿童和青少年集中的特殊场所,具有社会性与相对独立性的特点[2]。学校和幼托机构与社会关系密切,因此学校和幼托机构一旦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易造成蔓延扩散形成暴发的特征。 通过资料统计分析显示,2004-2010年自贡市共计报告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3起。所报告事件中除2起食物中毒和1起上感外,均由可通过疫苗接种预防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导致[3~7],且以丙类传染病中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3种传染病为主。水痘是构成该市学校和幼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非法定传染病。该市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防控措施和免疫屏障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的乡小学,以4-6月和9月的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发生为主。
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的原因:①儿童和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发育完善,易受到疾病侵袭;②学校存在卫生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学校卫生资源配置不足、学生的健康意识薄弱;③学校生源过多,学生学习、住宿条件拥挤,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
要降低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切实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各级政府、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各负其职:①政府部门要加大学校卫生经费的投人,合理设置学校数量,合理调配教学资源;加大对乡小学等农村地区学校和幼托机构的公共卫生资源扶持,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充分有效地发挥好公共卫生职能;②教育部门应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以及《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加强因病缺课及追踪报告制度,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积极支持、协助、配合卫生部门开展防控工作,如: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和疫情监测处置等,各项措施均不可或缺;③卫生部门在事件发生前重点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校教师、学生的防病意识及应对事件的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资料,指导学校落实防控措施。 4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
[2]廖文科.关于完善我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的对策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315
[3]付志智,张建明,吴秀玲.2004~2006年广西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情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8,34(1):55—56. [4]林达雄,李直健.贺州市33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2):134—136。
[5]王艳霞,张辉,周洋.2004~2006年昆明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分析[J].疾病监测,2008,23(1):43—45.
[6]李春玲,张维萍,黄志碧,等.广西农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104—1105.
李铁钢,杨智聪,王玉林,等.广州市2004~2007年学校突发[7]公共卫生事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0):940—94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