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变心理学的项研究三
一认知发展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概念开始形成
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思维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概念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抽象概念
1每个阶段的年龄值是近似
2每个阶段的发展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3 阶段性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生的
4进入一个高阶段后前一阶段有关的行为并没有完全消失。
二批评与应用
批评1 发展应该是连续的而非阶段性的
2 特定的能力将出现的年龄段并不正确有些特定的能力(如客体永久性)
也许在出生
时就出现了。应用:幼儿的发展
研究19 先出生的孩子更聪明么?
桑琼Zajonc
一理论假设
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家庭的平均智力环境水平呈下降趋势。
二方法和结果
伯尔蒙特和马罗拉的数据
大部分数据都验证了该理论但在荷兰的一种特殊的“独生子”现象与理论不符。(没有兄弟
姐妹的孩子会在最高的智力环境中成长但所得数据中独生子的得分仅相当于有4个孩子的
家庭中第一个孩子的得分。 三讨论
该理论模型解释了在伯尔蒙特和马罗拉的数据中反映出的出生顺序效应与家庭规模效应。基
本观点:没出生一个孩子他所进入的智力环境水平就比前一个低。自第五个孩子以后平
均得分开始上升并且随着孩子的增加而继续增长。对此他们的解释是先出生的孩子成长
到一定程度后成为提高家庭智力环境水平的力量。
对理论模型的质疑:1 独生子的得分较差2 无论家庭规模如何最后出生的孩子在得分
上与前几个相比下降幅度很大而倒数第二或第三的孩子的得分会与前面的孩子持平甚至
有所上升。对此他们给出的解释是:这两类孩子处于同一环境中永远不可
能成为老师。
四批评与应用
1 批评:A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与后来出生的孩子在智力测验上的得分差异是否达到了显著性
水平。 B资源稀释理论认为随着家庭规模的扩大孩子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人际关系和经
济方面的资源就越少所以后出生的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的智力增长的机会就越少。(如何
解释后来出生的孩子有回升的现象?)
研究20 让你愉快的控制力 Rodin
一研究假设
当我们拥有控制力时更快乐更有成就。选择的机会和个人的控制力能产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