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湖南中考初三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近代前夜的中国 专题练习及答案

2020届湖南中考初三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近代前夜的中国 专题练习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23:57

2020届湖南中考初三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近代前夜的中国 专题练习及答案

2020届湖南中考初三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中国

专题练习

1.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民族交往频繁 C. 商品经济活跃 D. 皇权高度集中

2.明朝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构成,宫城即紫禁城,最为壮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这一“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所体现出的明朝鲜明时代特点是( )

A. 中轴线对称的均衡布局 B. 以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为特征 C.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 布局严整、金碧辉煌、气象万千

3. 长城是古代人类文明的一大奇迹,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充满凝聚力的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 东到辽东,西到临洮 B. 东到黄海,西到甘肃 C. 东到鸭绿江,西起嘉峪关 D. 东临太平洋,西至葱岭

4. 我国医药学的珍贵遗产,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 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千金方》 5.《农政全书》是一部中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著作。对今天的农业生产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其作者是( )

A.贾思勰 B. 李时珍 C. 宋应星 D. 徐光启

6.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撰写明朝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请你给他们推荐一部相关的古代名著作为参考资料( )

A.《三国演义》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水经注》

1 / 6

2020届湖南中考初三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近代前夜的中国 专题练习及答案

7. 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承古萌新,是这一历史时期文化的特点。明清时期出现三大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三部著作共同特点的是( ) A. 都代表了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成就

B. 都是在传统医药、农业和手工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C. 都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和发扬,没有出现突破性的成就 D. 都有对西方先进科技成果的介绍和总结

8. 毛泽东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书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9. 由昆曲、秦腔和汉调等发展演变而来,有“国剧”之称的剧种是( ) A. 黄梅戏 B. 豫剧 C. 川剧 D. 京剧

10.《全球通史》载:“郑和的远征确切地表明,中国人拥有控制海洋的技术和财力,但他们却自愿地撤退了……中国人将自己与外世隔绝。中国商人阶层……无力向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皇帝的敕令挑战。放弃了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先地位。”材料表明,明清时的中国丧失世界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 郑和下西洋的中断 B.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君主专制的加强 D. 中国没有冒险精神

11.乾隆二十二年(1755年)上谕中称:“向来洋船俱由广东收口,经粤海关稽查征税,其浙省之宁波不过偶然一至”。“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这种做法( )

A.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B. 长期保护了国家独立和安全 C. 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 D. 大大加快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2 / 6

2020届湖南中考初三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近代前夜的中国 专题练习及答案

12. 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我国历史上,明朝也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它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13. 下列物品出现在中国不同的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筒车 ②司母戊鼎 ③《天工开物》 ④“交子” ⑤麻沸散

A. ⑤②①④③ B. ②⑤①③④ C. ②⑤①④③ D. ⑤②①③④ 14.(判断题)成书于明代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

15.(判断题)明长城蜿蜒六千多公里,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

16.(判断题)明代农学家宋应星著有《农政全书》,被誉为“引进西学第一人”( ) 17.(判断题)昆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戏曲剧种之一。( ) 18.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 材料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曾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清朝收复台湾后,曾放松海禁,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即今连云港)四处为对外贸易港口,准许外国商船前来交易。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清政府只允许他们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根据此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出清朝前期实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3 / 6

2020届湖南中考初三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近代前夜的中国 专题练习及答案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初,小农思想指导下的对外政策,进取不足而保守有余,统治者对当时世界大势缺乏足够认识,以天朝大国乃世界之中心自居,视外国为蛮夷,居高临下地处处加以提防。清朝最初实行比明朝更严厉的海禁政策,到乾隆22年(1757年)下令: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闭关政策。马克思说“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依据此材料分析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噶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并概括其原因。

4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20届湖南中考初三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近代前夜的中国 专题练习及答案 2020届湖南中考初三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史 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中国 专题练习 1.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民族交往频繁 C. 商品经济活跃 D. 皇权高度集中 2.明朝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构成,宫城即紫禁城,最为壮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这一“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所体现出的明朝鲜明时代特点是( ) A. 中轴线对称的均衡布局 B. 以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为特征 C. 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D. 布局严整、金碧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