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命题教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豆腐是最常见的豆制品,又称水豆腐。相传为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时长关系到豆腐的产量和质量。时间太短,豆粒不易磨细,豆蛋白溶出少;时间太长,豆粒会发酵变酸。下图示意中国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大陆分为甲至戊五大地区),读图1完成1-2题。
图1
丁
1.造成南北方泡豆时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光照
C.气温
D.技术
2.豆腐烹饪方式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有的则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这两种代表性烹饪方式分别出现在 A.乙、甲
B.戊、丙
C.丁、乙
D.甲、戊
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唐 杜牧《朱坡》诗:“倚川红叶岭,连寺緑杨堤。”元 马致远 《夜行船·秋思》套曲:“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图2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读图完成3-4题:
图2
3.形成九寨沟与栖霞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
B.大气环流 D.地形地势
4.9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地是 A.五指山
B.栖霞山
C.红叶谷
D.庐山
蔬菜大棚是一种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它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图
3为我国某地的蔬菜大棚内不同连作年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变化。该农业面向国内外市场,由于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大棚内的土壤逐渐退化。据此完成5-7题。
图3
5.连作八年时,大棚内表层土壤退化的主要表现为 A.土壤酸化
B.土壤盐碱化
C.土壤沙化
D.土壤有机质减少
6.为减缓大棚内土壤退化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A.采用滴灌技术 7.该蔬菜大棚最可能位于 A.江南丘陵
B.黄淮海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三角洲
B.及时深耕土壤
C.增施化肥
D.淡水洗盐
一游客在滇西北某地考察日记中写道“继续向上,脚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放眼望去:山坡上碎石遍布,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流石滩。在这荒凉的‘石海’中,竟有鲜艳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然绽放……”。图4为拍摄的流石滩照片。据此完成8-9题。
图4
8.流石滩的位置及“遍地碎石”形成于 A.积雪冰川带 B.高寒荒漠带 C.高山草甸带
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积物 流水搬运的砂石在山前堆积 风力搬运形成的沉积物
D.高寒荒漠带 岩石风化形成的堆积物
9.根据高山花卉的形态特征,可以推断流石滩 A.暖季短促,雨水丰沛 C.低温大风,日照强烈
B.干旱缺水,沙漠广布 D.降水丰富,生物量大
数据中心是全球协作的特定设备网络,用来在internet网络基础设施上传递、加速、展示、计算、存储数据信息。凉爽的气候条件是“数据中心”选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贵州以其天然的优势吸引着众多世界级企业的数据中心在此布局。2014年某公司在贵州贵安新区兴建其世界首创的绿色隧道式数据中心。图5所示隧道呈南北走向,布局于两山之间的垭口,顶部覆土复植,隧道内置6000台服务器。据此完成10-11题。
图5
10.该数据中心建筑高度约
A.10米
B.20米
C.30米
D.40米
11.数据中心采用南北向隧道式建筑,利于
A.通风降温
B.山体排水
C.防灾减灾
D.室内采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5题,共135分) 36.(20分)
水分盈亏量是指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力(假设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地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的差值。左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右图是左图中的甲、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