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斑节对虾的优点(1)
斑节对虾
优点
1.生长快 在适宜密度的养殖条件下,4个月体重可长到50g以上,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 4个月体重仍可达到20g以上,每公顷产量达到3000~4000kg的情况下。 2.对盐度适宜能力强 斑节对虾可耐受的盐度范围范围较广,能生活在盐度5~45的水域,最适宜的盐度为10~20,长期处在盐度高于45或低于3的情况下,可导致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生长缓慢,不易蜕壳,蜕壳时因渗透压关系易造成死亡。 3.耐高温和低溶氧 虽然可以耐受39 ℃的高温,但生长的适温25~32 ℃;耐低溶氧的限度为0.2mg/L,3mg/L以上的溶氧可生长的更好。
4.对饲料的要求较宽 无论动物性还是植物性蛋白源都能获得较好的饲喂效果,饲 中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时,饲料的利用率也高,饵料系数降低。 5.耐操作
缺点
1.头部占的比例较大,可食比较其他虾类低。
2.对低温耐受力差 当水温低于18 ℃时行动迟缓,14 ℃以下时出现死亡,养殖范围受到限制。
3.苗种供应有一定的难度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难以取得成熟亲虾,苗种生产受到自然亲虾的制约较大,尚不能完全人工养殖。 4.收获困难 成虾不能大量随排水游出池外,常规养殖方式不能完全靠排水收虾。 由于个大,壳厚,耐捉拿、干露及长途运输,可鲜活上市,价格较高。
凡纳滨对虾
形态特征
凡纳滨对虾与中国对虾酷似。成体最大体长可达23cm。外形特征为:额角短,不超出第一触角柄的第二节,第一触角内外鞭等长,皆极短小;正常情况下,大触须青灰色;心脏暗黑色;步足常呈白垩色;头胸甲短,与腹躯之比约1:3;尾节具中尖沟,但不具缘侧刺;雌虾不具纳精囊。
优点
适盐范围广
凡纳滨对虾耐盐范围为0.5~50,在上述盐度的水体中虽然能正常生活,但15~35的盐度条件下为最适。 耐密养
凡纳滨对虾是迄今为止在对虾类中唯一能进行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的种类,最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可达5kg/m2。
生长快 在水温25~33 ℃条件下,养殖80天体重可达15~20克,最快50天时间可长到16.6克,北方养殖3个月体重可达到25g。
抗逆能力强 目前为止在对虾类中对白斑综合病毒抵抗力最强的一种。 营养要求宽 在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15%~20%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但在蛋白质含量达到42%左右时,其生长速度最快,饵料系数最低,可小于1。 加工出肉率高、品质好等。
缺点
1.耐低温能力差 当水温长时间低于18 ℃,对虾处于紧迫状态,摄食下降,抗病能力低,容易暴发白斑病毒病等一些疾病。 2.怕惊动 特别是高温期受惊后易死亡。
3.亲虾产卵不集中 尤其在北方地区不易大批量获取受精卵。
繁殖特点
1.凡纳滨对虾的繁殖期较长,怀卵的亲虾在主要分布区全年可见,但不同分布区的亲虾,繁殖时期也并不完全一致。
2.凡纳滨对虾属于开放性纳精囊类型,其繁殖特点与中国对虾等封闭性纳精囊的类型 有很大差别。
3.开放性纳精囊的种类的繁殖顺序是:蜕皮(雌性)→成熟→交配(受精)→产卵→孵化;
4.而封闭性纳精囊的种类(如中国对虾)的繁殖顺序是:蜕皮(雌性)→交配→成熟→产卵(受精)→孵化。
产卵
1.成熟的卵巢颜色为红色,产出的卵粒为豆绿色。体长14cm左右的对虾,怀卵 量一般10~15万粒。
2.卵巢产空后可以再次成熟。每两次产卵间隔的时间为2~3天(繁殖初期仅为50小时左右),产卵次数高者可达十几次,但连续产卵3~4次后要伴随一次蜕皮。
3.亲虾产卵都是在晚间21:00时至黎明3:00时之间。每次从产卵开始到卵巢排空为止需要1—2分钟。
4.雄性精荚也可以反复形成,但成熟期较长。 5.未经交配的雌虾,只要卵巢已经成熟,也可以正常产卵,但所产的卵不能孵化。
形态发育
生活史共分为6期:胚胎期、仔虾期、稚虾期、幼虾期、中虾期和成虾期。 受精卵的卵径为0.28mm。在水温28~31℃,盐度29的条件下开始发育,胚胎发育分6期,即A.细胞分裂期、B.桑椹期、C.裹旺期、D.原肠期、E.肢芽期、F.膜内无节幼体期。
凡纳滨对虾仔虾发育阶段为:无节幼体6期→溞状幼体→糠虾期→仔虾。上述变态过程共需要经历12次蜕皮,历时约12天。
凡纳滨对虾的生命过程示意图
约11—12个月
虾苗——→成虾——→性腺发育成熟——
游回海岸、河口或港湾 洄游至深海 糠虾幼体←溞状幼体←—无节幼体←产卵 3次 3次 孵化
产卵和孵化
1.网箱法产卵
将交配过的雌虾放于网箱中,卵子通过网眼漏于池内,产卵结束后,移走网箱。此法简单易行,但网箱内水体小,雌虾密度不能过大。 2.直放式产卵
将交配过的雌虾直接放于幼体培育池中产卵,水深一般为0.6—0.8m,待产卵结束后,捞出雌虾。此法得到的卵子孵化率高,但由于亲虾在幼体培育池中滞留的时间长,排泄的代谢产物对水质有较大的影响,幼体容易感染亲虾携
带的病毒和细菌。 3.虹吸式产卵
将雌虾散放于产卵池中,每天早晨用虹吸法将卵子吸出,用30目筛绢滤去残饵和粪便,再将卵子放入80目筛绢网袋中,用200—250ppm的甲醛浸泡5分钟,再用消毒过的清水冲洗数遍后移入新准备的幼体孵化池内进行孵化。此法对亲虾的损害小,操作简单,防病效果好,目前被普遍采用。 4.集卵法产卵
将雌虾放于圆形产卵池内,次日清晨将产出的卵利用水流的冲力带出产卵池,进入集卵网袋中,把集到的虾卵用药物消毒并冲洗后另池孵化。
虾苗淡化
1. 当糠虾幼体变态为仔虾后10天即可淡化。使海水盐度逐渐降到0—2‰,
为提高淡化虾苗的质量,盐度的日降幅应控制在5‰以内。
国内养殖效果
1.已成为我国主要养殖种类
2.海水养殖(40万吨)以高位池模式为主, 淡水养殖(40万吨)有封闭式养殖和稻田养殖等模式
3.仍然不能避免病毒性疾病,防病效果依赖于环境控制等 4.种苗主要由美国进口(单一品系) 5.选育正在进行,效果有待观察 高位池养虾(主要为凡纳滨对虾)
1.高位池养虾是一种养虾模式 2.典型的高位池
3.可能带来的问题:盐碱化/病害/成本
特点
1. 薄膜铺底 2.添加沙底 3.中央排污 4.强力增氧 5.水处理
6.苗种检疫问题
困惑
1.仍然不能免除病毒病的侵袭 2.优良种苗是最基本的保障 3.环境问题:盐碱化等
日本沼虾
生态习性
一.生活习性
栖于水草茂盛缓流之处,游泳能力弱。 二、食性与生长
1、食性: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
2、生长:一般5~6月孵出的虾苗,约经45天生长,体长可达3cm,性腺开始成熟,至当年10月,雄虾一般可达3~5cm。 三、繁殖
产卵期4~9月,盛期6~7月,适宜水温18~28 ℃ 。亲虾产卵及孵化期间,最适温度为26~28℃。幼体培育期间,前期以28~29℃最适宜,后期以30~32℃最适宜。成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水温降至14℃以下时进入越冬期。
雌雄区别
1.同龄个体,雄性大于雌性;
2.雄性第二步足较雌性强大;
3. 雌性腹部第四、五步足基部间的距离较宽,呈\八\字形,而雄性较狭窄; 4. 雄性个体第五步足基部内侧各有一对输精管开口,雌性没有; 5. 雄性第二腹肢的内肢各有一棒状雄性附肢,雌性没有。
日本沼虾苗的人工培育和采捕
一、日本沼虾苗的人工培育
1.亲虾的选留和蓄养 2.产卵与孵化 3.网箱虾苗培育
4.水泥池、土池虾苗培育 二、天然日本沼虾苗的采捕
1 .虾球捕虾 2.虾笼捕虾 3.拖网拖虾
日本沼虾的养殖
一、池塘养虾
1 养虾池的基本条件及设施
1.1塘口选择 在靠近水源且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设养虾池。
1.2池塘大小 养虾池不宜过大,一般应在7000 m2以下,以1500---3500
m2为佳,水深1.5—2 m。
1.3池塘清整 1 .4设置虾巢
在池塘四周栽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轮时黑藻等,占底面积的 l/4一
l/3。同时用竹枝捆扎成扫帚状,几束一串排列在池塘水层中,拉网操作时取出来晒干,可反复使用,效果较好。水草和竹枝的使用,对于提高虾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2、合理放养
放养方法:一般每667m2放养1520万尾,选择阴天或早晨放养。仔虾
放养后15—20天再适量搭配鲢鱼夏花鱼种。一年可放养两季,一是在春季2—3月份放养23厘米的越冬幼虾,二是在夏季6—7月份放养当年育成的仔虾(1.5厘米左右)。
3 虾苗培育与养成 3.1专池培育仔虾
选择面积500—2000 m2 、水深1m左右的池塘经清淤整理后,施足基
肥,在5月份每667 m2抱卵虾5—7.5公斤,尽可能将卵色相近的亲虾放于一池。一般采用网箱孵化法,箱内设置一些漂浮水生植物及竹枝等物,每平方米网箱放抱卵虾0.5公斤为宜。孵化期间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投饵按虾体重的3%确定日饵量,保证亲虾饱食。
待幼体孵出后,移去亲虾和网箱,用豆浆泼洒培肥水质,幼体变态
成为仔虾时,投放少量米糠、花生饼或豆饼粉,一般25天左右,日本沼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