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秋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同步学案:第1章 第1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2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第2课时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中和热的概念。
2.通过中和热的测定,初步学会测定化学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会分析测定反应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一 中和反应 中和热
【新知导学】
1.中和反应的概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将0.02 mol·L(2)将0.01 mol·L
-1-1
+
-
盐酸与0.02 mol·L硫酸与0.02 mol·L
-1-1
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反应,若从物质类别的变化分析,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若从能量的变化分析,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上述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两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关于中和热的理解
(1)中和热的概念是酸和碱在________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时的反应热。 (2)浓的强酸和强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__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热量;若是浓的弱酸和弱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热量,故放出的热量均不完全是中和热。
(3)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1 mol H和1 mol OH反应生成1 mol H2O(l),放出57.3 kJ的热量,表示为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
-
-
+
-
【活学活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B.1 mol酸与1 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 2.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 L 0.1 mol·L1 NaOH溶液与10 L 0.1 mol·L
-
-
-1
盐酸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B.1 mol HCl气体通入1 L 0.01 mol·L1 NaOH溶液中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C.1 mol CH3COOH与2 mol 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 D.只要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
二 中和热的测定
【新知导学】
1.中和反应反应热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测得:先将反应器置于绝热容器中,然后在反应器内将酸、碱稀溶液混合,发生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根据水的质量、比热容等即可求出反应放出的热量。 2.实验装置
(1)将下列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2)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量数据 (1)初始温度(t1)
用一________量取50 mL 0.50 mol·L
-
-1
盐酸,倒入________中并测量其________;用另一
________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测量其________,取两温度平均值为t1。 (2)终止温度(t2)
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________中,并把量筒中的________一次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____________,记录为终止温度t2。
(3)重复实验操作三次,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4.实验数据处理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为稀溶液,其密度近似地认为都是1 g·cm3,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
-
4.18 J·g1·℃1。该实验中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_,中和
-
-
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1)防止热量散失的方法:a.两个烧杯口要相平;b.在两个烧杯之间填充碎泡沫塑料或碎纸片;c.用玻璃棒搅拌,而不能用金属棒(丝)搅拌;d.实验时动作要迅速。 (2)加过量碱液使酸完全反应,碱过量对中和热测定没有影响。 (3)数据处理时,相差较大的数据可能是偶然误差引起的,应舍去。
【归纳总结】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步骤
绝热装置的准备——减少热量损失
量取反应物,测反应前温度——用稀盐酸、NaOH稀溶液
混合反应物,测反应后温度——测反应后混合液的最高温度
重复实验——减小实验误差
4.18×103·m?溶液?·?t2-t1?-
计算反应热——ΔH=- kJ·mol1
n?H2O?
-
【活学活用】
3.某实验小组设计用50 mL 1.0 mol·L
-1
盐酸跟50 mL 1.1 mol·L
-1
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装置
中进行中和反应。在大烧杯底部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用稍过量的 NaOH 的原因是为保证盐酸完全被中和。试问:盐酸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盐酸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存在用水洗涤温度计上的盐酸的步骤,若无此操作步骤,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用等浓度的醋酸与 NaOH 溶液反应,则测得的中和热会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
-1
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的温度,然后把温度计上的
-
酸用水冲洗干净;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2)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
4.18 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
-
实验序号 1 2 3
起始温度t1/℃ 盐酸 20.0 20.2 20.5 氢氧化钠溶液 20.1 20.4 20.6 终止温度t2/℃ 混合溶液 23.2 23.4 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1.在做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
①量筒 ②托盘天平 ③烧杯 ④容量瓶 ⑤冷凝管 ⑥温度计 ⑦酒精灯 A.①③⑥ C.①②③⑥
B.②③⑤ D.①②⑥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