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_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四个小朋友正在翻阅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知识的情境。通过阅读,他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狗大约重1千克”“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等知识,从而引出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进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称一称,比一比,了解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六)课时安排:4课时 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教学内容 克的认识 课 时 教第1课时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学知识与能力 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目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标 简单计算。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过程与方法 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 的能力。 值观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教法与学法设计 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 教学环节 与 学 的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修订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1. 学生观察、质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疑 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2. 为什么有的是一、创设情境 过 (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克,有的是千克吨? 感知轻重 程 2. 引导学生置疑 3. 1克有多重? 设计 3. 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4. 克、千克是什起去探究吧! 么?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1. 体验、操作:1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克有多重? 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2. 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3. 观察标尺指针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所处的位置。 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4. 体验:掂一掂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一个2分硬币的重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量。 二、探究新知 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5. 思考,寻找日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常生活中大约有1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克重的物品。 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6. 观察生活物品克) 的质量单位,估一估(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薯片、苹果等物品的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量。 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