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
4、记忆的种类按目的分类,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
5、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丰富和深刻化
________。
6、___________又叫做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
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7、智利量表通常包括严格制定的标准化的________和_______的得分。 三、名词解释(20分) 1、亲子关系 2、道德感 3、个性 4、生理成熟
5、儿童心理发展动力 四、简答题(30分)
1、影响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
3、为什么成人对儿童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
4、为什么幼儿有时会出现想象与现实相混淆的情况 5、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五、应用题(30分)
1、如何运用“同伴现场提名法”。 2、为什么推广普通话从小抓起
答案:
一、1、C 2、A 3、C 4、B 5、B 6、C 7、C 8、A 9、C 10、A
二、1、0—6、7岁儿童
2、客观现实 3、1000—1100
4、有意记忆;无意记忆 5、社会化;自我调节化 6、亲社会行为 7、题目:常模 三、
1、主要是指儿童与父母(养父母)之间进行的交往及其伴随着一种情感关
系。
2、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3、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
或品质的独特结合。
4、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胜利发展。
5、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即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
状态之间的矛盾。
四、1、(1)首先,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2)其次,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
(3)儿童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是影响亲子交往的另一重要因素;
(4)此外,亲子交往还受家庭以及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邻里、社区的风气舆论、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托儿所、幼儿园的要求和教养方式等。
2、(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2)从情境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幼儿讲述的逻辑性提高; (4)逐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3、(1)幼儿晚期,儿童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幼儿对成人对他的评价注坚持有批判的态度;
(2)如果成人对幼儿的评价不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儿童会提出疑问或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3)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不可褒扬过高,也不可随意贬损,要注意自己评价对幼儿的影响。
4、(1)这是由于幼儿对认识水平不高,有时把假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了;
(2)有些幼儿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变成似乎是记忆中的事情了;
(3)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把假想的事情信以为真。
5、(1)社会环境可以是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 (2)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过程;
(3)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
五、1、在儿童集体活动的场所,挑选一处既能使幼儿看到搬上其他同伴,又不至于使幼儿为别人所干扰、分心的地方,逐一向每一幼儿提问:“你最喜欢班上哪3个小朋友”(正提名)和“你最不喜欢班上哪3小朋友”(负提名),详细记录幼儿的提名情况。如果某一幼儿被提名为“最喜欢的小朋友”则就在正提名上记上1分;相反,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