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语文常考修辞手法+训练题
小学语文常考修辞手法+训练题
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在小学 语文学习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使用修辞手法后的句子,然后让孩子说说这些句 子使用修辞手法后的作用,而孩子对这类题似乎难以应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 看看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
1 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 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 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 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 构成条件——注意事项
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 间必须有相似之处。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①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②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4 比喻的目的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 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 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 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则否适得其 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 诧异性。 例如:
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 然。 例如: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 了这种特性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 例如:
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 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 例如:
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象飞蛾扑火那样。
⑤美化或丑化本体。前者(例 1、例 2 是歌颂、赞扬本体,后者(例 3、4)则是 贬低、卑视本体。 例 1:狗像忠实的朋友。 例 2:垂老之年是生命成熟之果。 例 3:夏日炎炎如地狱之火。
例 4:冬天是穷苦人为之瑟瑟发抖的幽灵。
5 比喻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 洁。
6 分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 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