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对于大国的核心作用联合国显然比国联更为看重。另一方面联合国也更为重视和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的主权与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德意日受到沉重打击,也对英法主导的旧的殖民体系形成了冲击。《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第一次使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准则。为了促进民族自决,<联合国宪章》专门列有“关于非自治领土之宣言”“国际托管制度”“托管理事会”三章。总体而言,二战后期盟国对国际秩序的设计基本上得以实现,这对于维系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直到今天。
——摘编自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基本理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历史影响。
【答案】(1)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重视和保护弱小国家或民族的利益;提倡民族自决。 (2)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否定了旧的殖民体系;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战留给人们的教训是:大国必须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联合国也更为重视和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的主权与利益。”、“第一次使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准则。”结合所学从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重视和保护弱小国家或民族的利益、提倡民族自决等方面概括说明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基本理念。
(2)依据材料“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联合国也更为重视和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的主权与利益”、“这对于维系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直到今天。”结合所学从有利于世界和平进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否定了旧的殖民体系、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等角度分析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历史影响。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决定建造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担任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大桥的建设工作中。自1950年起,茅以升就对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几个方案做了精确测量和深入研究,经过反复比较,于1955年确立下“大桥设计施工方案”。本来大桥的桥基建造准备要用建钱塘大桥时的“气压沉箱法”,并已请苏联专家做了鉴定。但茅以升根据进一步的地质钻探资料,认为采用沉箱作基础有巨大困难,因而将“气压沉箱法”改为“大型管柱钻孔法”。其后,茅以升用半年时间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试验,证明切实可行。铁道部和国务院很快批准了这个方案,1955年9月,大桥正式动工。施工期间,茅以升主持的技术顾问委员会解决了建桥中的14个技术难题。1957年10月15日,武汉
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震惊了世界.茅以升为此欢欣鼓舞,他借出国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大力宣传新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他的著作《武汉长江大桥》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流传。
——摘编自张化本《茅以升与中国桥梁梦之为国建桥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茅以升投身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茅以升作为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者的优秀品质。 【答案】(1)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工业化建设的大规模开展。
(2)在精确测量、深入研究和反复比较基础上确立大桥设计施工方案,具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精神;施工过程中不断解决技术难题,专业素养扎实;大力宣传新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凸显家国情怀。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决定建造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震惊了世界。”结合所学从新中国的成立、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等角度概括茅以升投身建设武汉长江大桥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自1950年起,茅以升就对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几个方案做了精确测量和深入研究,经过反复比较,于1955年确立下‘大桥设计施工方案’”、“茅以升根据进一步的地质钻探资料,认为采用沉箱作基础有巨大困难,因而将‘气压沉箱法’改为‘大型管柱钻孔法’”、“他借出国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大力宣传新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结合所学从其具有实事求是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扎实的专业素养、强烈的家国情怀等方面评述茅以升作为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者的优秀品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