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六讲 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
在含有质粒寡聚体的细胞中,因转录活性加强而提高的Rcd转录本水平,会导致细胞分裂活动的阻断,从而避免了无质粒细胞的产生,维护了质粒的稳定性。 (4)大肠杆菌素效应
大肠杆菌素的合成会增进质粒的稳定性。
许多天然高拷贝质粒都编码有大肠杆菌素或其类似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释放到细胞周围之后,便会杀死无相应质粒的细胞,是在大肠杆菌自然群体中维持质粒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5.主动分配的分子机理 (1)分配区的结构与功能
仅由一个复制起点和选择记号构成的质粒是很不稳定的,因为要维持质粒载体的稳定性,还需要在质粒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个编码主动分配体系的par区段。
*1.par区段定义:par区段又叫做分配区(partition region)或分
配座位(patition locus),是指能够在细胞分配过程中直接影响质粒拷贝分配行为的特定的质粒DNA序列区。
*2.par区的结构:不同质粒的par区结构不尽相同,下面以F
因子和P源噬菌体(两者par区结构类似)为便
说明——编码有两个反式作用蛋白质和一个顺式作用位点。
这两个反式作用蛋白质即两种分配蛋白质,par区任何一种分配蛋白质的超量表达,都会造成质粒的不稳定性。
图4-36 P1原噬菌体及F因子分配区的遗传结构图
parA、parB及sopB分别为P1和F分配区的两种分配蛋白的编码基因; incB为P1分配区的顺式作用位点;incD为F分配区的顺式作用位点。
(2)预配对模型
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质粒的分配区到底是如何控制质粒的分配氮呢?一般认为预配对模型(pre-pairing model)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分配区的功能效应。 *1.预配对模型控制质粒分配过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