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南京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两个足够高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如图所示(S甲>S
乙
)。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注入相等高度的甲、乙两种液体后,则以下关于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及此时液
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p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p甲>p乙 C.ρ甲<ρ乙,p甲>p乙 A.3:4
B.4:3
B.ρ甲>ρ乙,p甲<p乙 D.ρ甲<ρ乙,p甲<p乙 C.25:12
D.12:25
2.两个实心物体,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是5:3,体积之比是4:5,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2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 B.凡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侧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 5.如图所描述的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湖水中楼阁的倒影 B.露珠下树叶的叶脉
C.阳光下指针的影子
D.平面镜中的花瓶
6.如图所示是某老师的自制教具,他在矿泉水瓶的侧壁上钻一个孔,把电火花发生器紧紧塞进孔中,实验时从瓶口喷入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瓶内酒精后,纸筒即刻飞出,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关于此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瓶中的酒精如果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会变小 B.纸筒飞出后的瞬间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C.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D.纸筒飞出时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7.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 A.36.5℃、39.5℃ C.都是39.5℃
B.都是38.5℃ D.38.5℃、39.5℃
8.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声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声音的三个特征中,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量
10.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关于照相机使用及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说法正确的
A.照相时景物与相机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 B.在底片上所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影中物体的高度比真实物体略大一些 D.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严寒冬天湖水温度分布图,湖面封冻了,较深河底的水却保持4℃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
由自在地游泳.湖面上的冰是由湖水 ________而成,发生这一物态变化需要 ________热量.由图可知水在 ________℃时的密度最大.
12.照相机能将高大的物体通过镜头成像于相机内的胶片上,镜头一定是_____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_____(填虚或实)像。人的眼睛能看清远处物体也能看清近处物体,它是靠改变晶状体的_____距实现这一功能的。
13.鸟在平静湖面上飞行,可以看到鸟在水中的“倒影”,倒影是通过水面成的__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当鸟距水面1m时,倒影距水面________m.当鸟落在湖边树上时,鸟在水中是否还有像______?
14.炎热的夏天,小叶从冰箱内取出一块﹣5℃的冰块,其体积为100cm,放入一个玻璃杯中,加上盖子,则冰_____(“会”或“不会”)立即熔化。后来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其体积变化了_____cm。(ρ冰=0.9×10kg/m)
15.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16年1月4日18时27分,新疆伊犁州新源县(北纬43.60度,东经82.99度)发生4.6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_声波产生;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其利用的是______声波。 16.(1)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五次测出同一木板的长,其记录结果如下:17.82cm,17.81cm,17.82cm,17.28cm,17.83cm。木板的真实长度接近于_____cm。 (2)如图,停表读数为_____s。
3
3
3
3
三、计算题
17.体积为100cm3的空心铜球,质量为445g,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水、酒精中的一种液体后,质量为485g,(ρ铜=8.9g/cm3,ρ水银=13.6g/cm3,ρ水=1g/cm3,ρ酒精=0.8g/cm3)问: (1)空心部分体积? (2)注入的液体是什么物质?
18.“十一”假期,小丽乘坐动车去兰州看望奶奶,动车全长300m,在途中动车以5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大桥,所用时间为100s,这座大桥的长度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于是到实验室用器材进行了测量。 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如图丙所示,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边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_____cm3;
③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___ g;
④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ρ=_____ g/cm3。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_____高度上。
______cm:实
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
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方移动______选填“上”或“下”。
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21.小东在探究光学实验时,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的折射规律
(l)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所示;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所示 实验次数 入射角i 水中折射角r 1 0° 0° 2 3 4 30° 45° 60° 17° 24° 3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