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2019届高三物理入学调研考试卷三(1).doc
【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17.5 mm,可动刻度为30.5 × 0.01 mm = 0.305 mm,所以最终读数为17.5 mm + 0.305 mm = 17.805 mm;
(2)已知经过光电门时的时间小球的直径,则可以由平均速度表示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所以v?dt,若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时,可以认为机
2械能守恒:mgh?12d2?1?2mv,整理得h?2g??t??,为直观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
是否守恒,所以应作h?1t2图象; (3)根据函数h?d2?1?22g???可知正比例函数的斜率d2d2t?k?2g,故重力加速度g?2k。
12.(8分)
【答案】(1)①④ (2)A 2.50 (3)C
【解析】(1)本题应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同时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由图可知,①线应接在滑动变阻器左下端接线柱上;④导线应接在灯泡右侧接线柱或电流表接线柱上。
(2)实验开始时为了保证实验仪器的正常使用,需要将C拨到最左端,即A处,此时测量部分电压为零。电压表的最小分度为0.1 V,需要估读到0.01 V,故读数为2.50 V。
(3)由于灯泡内阻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故对应的图象的均为曲线,在I-U图象中应为斜率减小的曲线;故只有C正确。
13.(15分)
【解析】(1)由题意,由动量定理得:I = mAv0
代入数据解得:v0 = 3 m/s。
(2)对A有:?2mAg?mAaA
对B有:?2mAg??1(mA?mB)g?mBaB 代入数据解得:aA = 4 m/s2,aB = 1 m/s2
A对地做匀减速运动,B对地做匀加速运动,设A、B经过时间t达到相同速度v,A的位移为xA,B的位移为xB。
对A:v = vv2?v20-aAt,x0A?2(?a
A)对B:v = aBt,vB?12a2Bt
代入数据解得:v = 0.6 m/s,t = 0.6 s,xA = 1.08 m,xB = 0.18 m
A对B的位移为Δx = xA -xB = 1.08 m-0.18 m = 0.9 m<1 m,假设成立 故此过程中,A、B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 μ2mAg =10.8 J。
(3)A、B达到相同速度后,设二者保持静止,整体减速的加速度为
a??1(mA?mB)gm??1g??2g,则假设成立。
A?mB此后二者共同滑行的距离:xv2共?2a?0.09m
故整个过程A对地的位移:x总?xA?x共?1.17m。 14.(16分)
【解析】(1)粒子在电场中加速,由动能定理得:qEd?12mv2
qvb?mv2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圆周运动,有:r
解得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r?12mEdBq。
(2)粒子之后恰好不再经过x轴,则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平行,
运动情况如图①,可得R=2r1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3
由以上各式解得:qB2R2E0?4md。
(3)当E?23E时,可得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R02?3
粒子运动情况如图②,图中的角度α、β满
足
cos??R/23r?,??30? 22??2??60?
粒子经过x轴时的位置坐标为x?r?r22cos?
解得:x=3R。
(二)选考题
15.【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答案】ACE
【解析】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体积增大,气体
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在等温压缩
过程中,内能不变,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放热;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光学各向异性,显示屏是应用各向异性的特点制成的;空调机既能致热又能致冷,但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力是引力则分子势能减小,若分子力是斥力则分子势能增大。
(2)(10分)
解:(i)设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初态时,管内气体的温度为T1=306 K,体积为V1=50S,压强为p1=81 cmHg
当玻璃管倾斜至与水平面成53°角时,管内气体的温度为T2=306 K,体积为V2=lS,压强为p2=(76+5×sin 53°) cmHg
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 代入数据,解得:l = 50.625 cm。
(ii)设温度升至T3时,水银柱长为4 cm,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3=53S,压强为p3=(76+4×sin53°) cmHg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p2V2p3V3T? 2T3代入数据,解得T3=317.152 K。 16.【物理—选修3-4】(10分)
(1)(5分)【答案】BCE
【解析】各振动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等于振幅;由图Δt = nT + T/4,Δx =(nλ+1)m,得T = 0.8/(4n+1) s(n = 0,1,2…),v =(5nλ+5)m/s(n =0,1,2…);波源不会迁移;t时刻,x=2 km处的质点向下
运动,回到平衡位置用时四分之一周期,x=1.5 km处的质点向上运动,回到平
衡位置用时超过四分之一周期。
4
(2)(10分)
解:如图所示,设光线入射到D点时恰好发生全反射
sinC?1n 在ΔODF中cosC?ROF 在ΔO′FN中tanC?O?Fr
又O′F = d -OF 解得:r = 0.86 m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